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
【摘要】:对中国消费率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消费率理论模型框架下,整理分析了中国1978年以来、全球1960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对中国消费率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主体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在动态一般均衡条件下研究了消费率在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包括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后一部分在动态局部均衡条件下研究了消费率的组成决定,包括政府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居民消费率的结构因子决定。
消费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本印证了钱纳里-赛尔昆消费率趋势标准,高收入国家集中消费、部分国家集中生产的国际经济结构导致消费率趋势扩展变化。消费率与经济结构的研究发现,由于净出口率的直接与间接冲击,消费率与投资率动态关系在一般与特殊情形下不同。消费率与经济效率的研究在黄金率准则、戴蒙德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了AMSZ准则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总体有所提高,经历了动态无效、动态有效与动态弱有效三个阶段,以及下降、上升、再下降三个大的趋势;消费率与经济效率的动态关系为正向相互促进。
政府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框架下,发现中国政府消费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动态效应是开始为挤入之后为更强挤出。居民消费率决定的研究引入凯恩斯当期绝对可支配收入分解,发现长期而言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总之,经济开放与一体化程度、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是消费率趋势变化的两个主要条件;中国的体制政策因素对消费率的影响很大。改善消费率状况,需要: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完善消费、投资体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消费倾向、降低不确定性;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换政府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6.1;F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