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禁止令的适用、执行和完善
【摘要】:作为管制犯、缓刑犯人身自由的限制措施,刑事禁止令能够弥补非监禁刑管束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制度教育改造犯罪人的功能,在有效打击、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还是随后发布的《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对禁止令的规定都过于笼统,加之新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缺乏运行经验,禁止令适用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为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对刑事禁止令进行理论上的探究极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刑事禁止令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禁止令在适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刑事禁止令基本理论问题的阐述和研究。首先,通过与两大法系中禁止令的概念做比较,得出笔者对禁止令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其具有依附性、强制性和预防性的特征。其次,对学界关于禁止令性质的主流观点进行比较评析,提出本文关于禁止令属于保安处分的观点。最后阐明禁止令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和执行问题。适用中主要论述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和适用内容,执行中主要阐述执行主体、执行期限以及执行后果。第三部分分析了刑事禁止令在立法、司法以及执行中面临的困境。立法上的困境主要是立法过于笼统、适用范围狭窄、救济措施缺失。司法上存在适用不明、适用缺乏关联性和必要性的问题。执行中存在执行缺乏规范性、各部门配合缺乏协调性、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不足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刑事禁止令的完善建议。从立法、司法、执行三个层面共提出七点相应的完善建议,即明确适用条件和内容、扩大适用范围、增设救济措施、确立适用原则、实现执行规范化、加强部门衔接配合,完善社区矫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