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
【摘要】:
资产证券化被称为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 它源于美国的住房抵押支撑证
券,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扩展到汽车、船舶贷款应收帐款、基础设施收
费等众多领域。80年代进入欧洲市场并蓬勃发展,90年代开始进入亚洲市场,被视为
极具魁力的新型融资工具。这一切说明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股不可逆
转的大潮。
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原始权益人(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
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非负债型的融资,虽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发展和运用,但对
于我国来说还刚刚开始,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揭示,提出我国
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战略,并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切入点,设计出具体实施方案。因
此,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从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特征、结构、技术等内在的运
行机理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税收、会计、评级、风险、收益等,都进行了详
尽的分析与描述,形成了研究资产证券化的一般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美、英、
日等国家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籍以对中国推行资
产证券化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实施战略。
首先,分别从深化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配合我国当前经济政策实施的
需要、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有利于安全高效地进入国际资本
市场五个方面对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其次,就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基础进行了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
可行性分析。指出了实施的难点,并重点提出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应先以居民住宅抵
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出口应收款三类资产为切入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全面推
行的观点;
最后,提出关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包括如何克服和减少制度障碍、
技术障碍和环境障碍。
本文利用一章的篇幅,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构成和作用等全面分析,针
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瓶径”现象和投融资存在的严重短缺问题,结合资产证券化
对基础资产的要求,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实施资产证券化切入点的可行性, 并进行
了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设计。
|
|
|
|
1 |
高嘉勇,刘振宇,穆强;我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2 |
龙菊;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与借鉴意义[J];黑龙江金融;2002年11期 |
3 |
韩惠,孙鹤鸣;谈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
4 |
杨学津,潘群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与发展[J];经济师;2003年10期 |
5 |
洪艳蓉;;“找一个字代替”——资产证券化产品名称谈[J];金融法苑;2003年01期 |
6 |
班洪智,孔刘柳;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探讨[J];江苏商论;2004年01期 |
7 |
朱向华;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资产证券化[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刘建红;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1期 |
9 |
王飞
,贾鹏云;北京高速公路ABS能否先行[J];投资北京;2005年10期 |
10 |
傅晓莉;吴二刚;罗朝忠;;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阻碍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
11 |
黄江宁;资产证券化——国际金融创新的新趋势——兼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1997年04期 |
12 |
孟聪慧,曾帆;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特点分析——兼论其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J];河北金融;1998年09期 |
13 |
刘入领;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意义、难点和对策[J];经济评论;1999年01期 |
14 |
秦启岭;亚洲的资产证券化发展与原因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03期 |
15 |
何小锋,刘永强;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对中国一个早期案例的研究[J];学术研究;1999年02期 |
16 |
段开峰,桑国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议[J];商业会计;2000年03期 |
17 |
王珺红
,王稳
,孙健;论我国发展证券化的思路[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05期 |
18 |
李丹;谈资产证券化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
19 |
朱国晓;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条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20 |
田军;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及风险量化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