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书——博尔赫斯研究
【摘要】:
文本通过梳理博尔赫斯的生平、作品和知识背景,提出了时间问题在博尔赫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具体分析博尔赫斯在三种文体——诗歌、散文和小说中所表现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形态说明博尔赫斯在时间问题上的思考及由此展示的文学家的随意性、多变性、审美性。通过梳理分析人类认知历史上对于时间问题的种种理解来阐述博尔赫斯时间观的渊源,并藉此探讨他的时间观,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作品指向科学和哲学上的本源问题,所给出的时间形态也和哲学、宗教和科学中的时间观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些相似性只是博尔赫斯用来满足其文学需要的,因此我认为博尔赫斯热衷的只是一种修辞、形式和美学表现。
论文的目的不在于在时间问题的思考上给出更深刻、更先进的答案,而是藉时间以探讨博尔赫斯实现文学性的方式。在时间问题上,博尔赫斯的思考不可谓不多,这也是博尔赫斯作品中借用最多的形而上学手段,但是通过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问题的系统思考上,博尔赫斯的主要成就并不在于其理论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而在于他把这个在文学语境中相对陌生的主题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
本文正是要通过时间这个最具有抽象性的问题入手,将博尔赫斯隐藏在逻辑、分析和哲理背后的文学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矛盾性甚至荒诞性剥离出来。而这些在哲学和科学等力求准确的知识体系中不能接受的弱点,恰恰是文学所需的重要特质。换句话说,这是藉时间问题的抽象性以获得文学直观性,即通过详实、完备和周到的论证形式来实现文学的阙如、模糊和混乱才是博尔赫斯最动人的特质。
由于博尔赫斯本人的知识非常庞杂,为了更清晰地梳理他在时间问题上的思考脉络,总结他作品的各种时间形态及其渊源,本文还涉及了神话、宗教、哲学和科学等多学科体系中对于时间的研究成果。这些梳理都服从并服务于论文最终要证明的博尔赫斯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