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摘要】:
?在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时代全面到来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传递与放大都更为隐蔽和快速,其对企业的破坏性也更大。进入2008年后,21世纪第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企业,尤其是对高负债高风险的金融企业而言,是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的。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到1992年,随着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COSO内部控制框架)发布,才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较为科学完整的框架体系;而进入2002年,美国国会针对接连发生的舞弊案件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404条款等近乎苛刻的法律规定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美国企业界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具体到保险领域,2002年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将内部控制列为保险监管核心原则之一,中国保监会也在2006年初出台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等监管政策,并联合国务院四部委在2008年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对我国寿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加强做出了严格的制度要求,有效地推动了寿险行业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寿险业作为经营人身风险、提供人身保障的特殊金融服务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康乐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保险保障,发挥了积极的稳定作用。但行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对寿险企业自身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寿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寿险企业尚未形成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较为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改进体系,主要表现为经营管控漏洞较多、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对分支机构缺乏有力的管控与监督、管理制度创新力不足等方面,掣肘了自身的发展,从而也影响了寿险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针对现状,寿险行业需要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积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持续的研究,并结合理论加强实践探索,持续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以期能够真正建立起符合寿险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适合寿险企业具体经营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提升寿险企业的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
|
|
1 |
徐文奎;李作家;;新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8期 |
2 |
李郑华
,邵军胜
,王韬;基层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浅议[J];理财杂志;2004年08期 |
3 |
倪顺发,高国辉;内部控制:金融机构第一道防线[J];中国经济信息;1997年15期 |
4 |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J];交通财会;1997年04期 |
5 |
李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面临的现实任务和基本对策[J];企业经济;2000年09期 |
6 |
董求实,张瑜辉;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7 |
马国庆,王榜军,李畅;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思考[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3期 |
8 |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J];商业会计;2001年04期 |
9 |
李仁安,许瑛,周豫芳;论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0 |
蒋国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和重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年02期 |
11 |
马克臣;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吉林财税;2002年10期 |
12 |
李建华,于文涛;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吉林水利;2002年12期 |
13 |
龚杰;内部控制召唤内部审计[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07期 |
14 |
汪丛梅;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初探[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年12期 |
15 |
杨宗昌,杨淑娥;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析与外部化改进[J];财会月刊;2003年02期 |
16 |
周昭,顾学宁;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体系构建、完善的思考[J];求实;2003年S2期 |
17 |
周光俊;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J];四川会计;2003年04期 |
18 |
彭峰,陈宋生;论内部控制制度[J];企业经济;2004年05期 |
19 |
翟瑞军;《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探析[J];中州审计;2004年06期 |
20 |
徐耀琪,杨洪洲;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