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条件下麦蚜种群情景模拟系统开发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要、媒体、学者甚至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麦蚜为典型的变温动物,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之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麦长管蚜是我国麦区的优势种,对小麦为害严重。准确的预测预报,是国家农业相关部门制订防治决策,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以往的预测预报系统预测精度受地域、使用者以及数据来源的限制,推广难,实用性不高,不便于实际测报工作的实施。本文基于将复杂的昆虫生殖、发育、死亡的过程,以编程的方式,在计算机中实现模拟,实现了昆虫动态的计算机预测预报。在此基础上,引入未来气象等条件因子替代进入已构建的模拟系统,实现昆虫动态的未来检测预报。
围绕本研究内容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构建了本地气象数据库,将国家气象中心购买并下载的气象数据,以及环发所提供的未来50年的情景数据,用vc#进行编程,实现了将文本气象数据转换成SQL数据库数据功能。实现了数据的查询、检索、导出以及分析等功能,提高了数据的二次利用。
2.在马春森老师的麦蚜种群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封装了厢车模型并置于软件后台运行,细化了生态模型,并实现了简单界面输入及相关操作,简化了整个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
3.利用德国多个地区多年数据对软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利用常向前论文中的山东惠民的部分模型数据及田间数据,对麦长管蚜进行回测,并修改了部分模型参数。缩短了昆虫预测系统模型的构建周期,提高模型了实用性。
4.利用调整后麦长管蚜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0年山东惠民麦长管蚜发生的种群动态趋势。
本研究构建了本地气象数据库,开发了昆虫种群动态预测预报软件,以麦长管蚜为例,实现了预测模型的优化、调试及构建的过程。并可通过已构建的种群动态模型对昆虫未来种群动态进行预测预报,是未来昆虫模拟、测报、防治决策制订的有效工具。
|
|
|
|
1 |
费晓东;李川;张青文;赵章武;;油菜-小麦邻作模式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04期 |
2 |
杨效文,丁文山;麦蚜种群动态的灰色区间 Fuzzy 聚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3 |
章炳旺;;麦蚜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4 |
熊战之,赵桂东,周玉梅,李茹;麦蚜的发生与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
5 |
李经略;关中麦蚜猖獗温雨条件分析[J];昆虫知识;1986年06期 |
6 |
石世清,彭云良;几种常用农药对拉萨麦蚜的毒力测定[J];昆虫知识;1991年02期 |
7 |
丁世飞;麦蚜复合种群动态预测的Fuzzy推理模式及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0年02期 |
8 |
魏岑,苑贤林,孙小平,王文来,刘正文,陈广泉;张掖麦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J];昆虫学报;1990年01期 |
9 |
王运兵,金德锐,王连泉,梁常运,任灵枝,葛长寿,张培灵;麦蚜混合种群数量自我调节机制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4年03期 |
10 |
韩学俭;麦蚜、麦秆蝇、麦蜘蛛防治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9年01期 |
11 |
王道成!邮编:233700;麦蚜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J];安徽农业;2000年03期 |
12 |
钱幼亭,周希明,周广和;室内饲养麦蚜方法的改进[J];植物保护;1992年02期 |
13 |
任月萍,刘生祥,李志英,吴晓燕,台平虎;5种农药防治麦长管蚜的药效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2001年01期 |
14 |
赵魁杰,胡吉买买提;新疆喀什地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J];植物保护;1980年05期 |
15 |
张文斌;几种常用农药对麦蚜的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1994年04期 |
16 |
李凤珍,吉万全,吴金华;小麦抗蚜研究新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17 |
王连泉,石生福,王运兵,金德锐;麦田蚜虫发生特点与产量损失研究初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
18 |
杨益众,林冠伦,胡长富;麦蚜危害后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J];昆虫知识;1991年02期 |
19 |
丁世飞,董厚奎,马文汇,刘哲;应用逐步统计判别模型预报麦蚜复合种群动态[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6期 |
20 |
李代玲,刘元美,赵秀春;麦蚜混合种群田间动态分布及空间分布型[J];江西植保;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