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青山泉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采煤塌陷地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破坏十分严重。目前,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复垦研究在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中已经成为热点课题。采煤塌陷地是我国的有效后备土地资源,通过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可以为塌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和后续保障。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首先对我国采煤塌陷地的形成原因和分类情况作了阐释说明,对生态环境、人们现实生活以及经济生活发展带来的危害,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当前我国采煤塌陷地治理的原则和模式以及徐州地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的情况,提出了目前采煤塌陷地治理存在的资金不足、进度缓慢、农民增收不明显、新农村建设不深入等诸方面的问题。
其次,重点对青山泉镇采煤地的综合治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实施的可操作方案。一是通过对塌陷区区位、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治理的要求、治理的有利条件等背景分析,提出了实施的可行性。二是从省、市等上级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及镇区进化的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层面,对青山泉塌陷区土地利用的潜力,进行了具体分析。三是进行必要的投资预算,科学分析预测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情况。同时,提出塌陷地综合治理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落实治理的措施和资金保障。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分析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作出进一步研究展望,为类似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D88
|
|
|
|
1 |
刘西玲;煤矿塌陷区生态开发模式[J];安徽林业;2003年03期 |
2 |
罗爱武;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3 |
武胜林,刘文锴,张合兵,魏丹斌;焦作市煤矿塌陷地生物复垦技术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4 |
李红梅,张志强;翟镇采煤沉陷地复垦潜力评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5 |
黄珍珍;吴侃;孙贵梅;;煤矿开采沉陷损害评价及治理对策[J];地矿测绘;2006年04期 |
6 |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
7 |
李树志;高荣久;;塌陷地复垦土壤特性变异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8 |
马安青,王彦丽,陈东景,王建华;黄土高原陇东地区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2年02期 |
9 |
刘克春,史跃军,张琳,张明林;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选择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
10 |
刘梅,曾勇;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03期 |
|
|
|
|
|
1 |
王自威;吴克宁;赵华甫;曹绍甲;;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农田整理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
2 |
张发旺;赵红梅;宋亚新;陈立;;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水环境影响效应研究[J];地球学报;2007年06期 |
3 |
缪海洋,程吉林,江建华,阎玮;改进遗传算法在环状管网水力平衡计算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05年02期 |
4 |
刘叶锋,朋改非,易全新,姜艳;高强透水性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03期 |
5 |
魏世忠,国长权;七台河市采煤塌陷区水患问题及治理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年04期 |
6 |
魏永曜;;微分法求树状网各管段的经济管径[J];喷灌技术;1983年03期 |
7 |
董文楚;;树状管网布置的优化方法[J];喷灌技术;1984年04期 |
8 |
张庆华,马庆斌;管道灌溉系统经济管径的计算[J];节水灌溉;2000年05期 |
9 |
许海涛;仵峰;宰松梅;;灌溉管网优化设计研究进展[J];节水灌溉;2009年06期 |
10 |
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