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在鸡西市的推广应用
【摘要】:黑龙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鸡西市又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人们对高效益水稻栽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解决鸡西的粮食问题,必须考虑鸡西的农业资源的特点,鸡西地处寒带,有二、三、四三个积温带,水资源丰富,这决定水稻将作为鸡西的主要农业产业,发展以水稻为主的农业在鸡西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潜力巨大,资源丰富。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通过增加积温,使水稻种植品种提升一个积温带,从而达到增产。鸡西市实施本栽培技术,可增加单产10%。是保证粮食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新举措,也是实现鸡西市水稻乃至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再高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
本文围绕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在鸡西市推广应用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需要,就如何创新开展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展开科学论述。
总结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具有改善作业条件,利于苗床管理;育苗成本低、省种、省工等技术优点。分析了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在鸡西市的应用效果,重点论证了农业增收、企业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民专业合作在农民致富中所起的带动力量的效果。在鸡西市三年中的应用中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增强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土地(主体)生产力。缓解鸡西市人地矛盾,缓解鸡西市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缓解鸡西市地处寒地一些高产、生长期长的品种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矛盾。
总结分析了寒地水稻育苗关键技术在鸡西市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农民科技素质薄弱,示范效益滞后,观望心态严重;外出劳力多;水资源的短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落后;土地承包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农资市场混乱。就问题提出了对策,一要提高鸡西市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二是要加强鸡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三是兴建水利工程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加强水利设施的管护及水田用水的科学性。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的管理,提高农民控制重大病虫害的能力。五是成立农村合作社,实现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六是要进一步测算利用本技术提高积温数量,根据可提高积温数和具体品种特性来筛选本地应用的13片叶品种;在测定苗床增温效果及水稻品种的抗低温性能确定最早育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