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基因组RAPD研究
【摘要】:本实验从表型性状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了我国从东到西的辽宁、内蒙古、新疆、西藏的四个地理分布区的五个不同的黄花苜蓿居群和前苏联黄花苜蓿居群的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进化适应潜力等问题,研究结果如下:
1.黄花苜蓿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各居群的叶长宽和叶型有较大差异。野生居群出苗较晚,出苗期长且不整齐,苗期株高偏低。干鲜比在各居群间稍有差异,但普遍较低。干鲜比的变异程度最小,而干重的变异幅度最大。
2.本实验通过RAPD方法对黄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21个引物在6个居群上共检测到188个位点,均为多态位点。居群间多态位点比率是:新疆居群辽宁居群锡林郭勒盟居群前苏联居群毛登牧场居群西藏居群。
Shannon指数估测的黄花苜蓿各居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中,大约有28.05%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71.95%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Nei指数计算的黄花苜蓿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为0.2498,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0.7502)。由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计算的黄花苜蓿遗传多样性在6个居群中的分布规律均为:新疆居群辽宁居群锡林郭勒盟居群毛登牧场居群前苏联居群西藏居群。
聚类分析表明:辽宁居群和锡林郭勒盟居群间的遗传相似度最大,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毛登牧场居群和前苏联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远。各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0714。
3.本实验通过RAPD方法对黄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黄花苜蓿居群间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Gst=0.2498,前苏联的黄花苜蓿居群又与我国的黄花苜蓿居群间有较大的遗传距离和较小的遗传相似度,因此在以后的引种和育种中应对原生境的野生黄花苜蓿居群或国外的黄花苜蓿居群给予更多的考虑。
|
|
|
|
1 |
师维军;乌买尔江;马君;徐利民;;国外棉花种质资源在新疆的表现[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2 |
黄新芳;孔庆东;柯卫东;彭静;周国林;刘义满;;慈姑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估[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
3 |
张忠林;彭桂峰;田卫东;谭学林;;杂草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
4 |
张晓明;惠长敏;曲振环;;甜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5 |
党选民;詹园凤;杨衍;刘维侠;;四棱豆种质资源初步鉴定与评价[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6 |
王壮伟;赵密珍;钱亚明;吴伟民;袁骥;孟宪风;;我国草莓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7 |
许美玲;;优质抗病品种综合分析及烤烟理想株型构建[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
8 |
肖海峻;孟利前;;牧草种质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9 |
肖海峻;徐柱;马玉宝;李临杭;;牧草种质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10 |
田时炳;刘富中;王永清;肖蕴华;皮伟;刘君绍;罗章勇;陈义康;;茄子育种研究主要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