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盐和维生素D对围产期奶牛钙调控机制和健康作用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通过六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在奶牛产前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和维生素D对奶牛体内酸碱平衡、离子代谢状态、与钙代谢密切相关的激素和酶、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通过人工瘤胃和安装瘤胃瘘管的奶牛初步探讨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盐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试验一研究了添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液酸碱平衡状态,血液离子平衡、尿液离子排泄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DCAD值为-100的试验组能够显著改变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试验组全血中的HCO_3、碱剩余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阴离子盐的试验组血清中的游离态钙离子和氯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清中的其他离子没有显著影响(P0.05)。奶牛在饲喂阴离子盐后处于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时,尿液pH显著降低,尿液中的钙离子和氯离子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其他离子的排泄情况没有显著变化(P0.05)。
试验二和三通过人工瘤胃和瘘管奶牛研究了不同浓度阴离子盐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喂后的2h~6h,DCAD为-150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人工瘤胃和瘘管奶牛瘤胃的pH(P0.05),显著增加瘤胃内的NH_3-N浓度(P0.05)。饲喂后的2h~6h,与对照组相比DCAD为-150的试验组能够改变人工瘤胃乙酸/丙酸比值(P0.05),但在用瘘管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的条件下,DCAD为-150的试验组对瘘管奶牛瘤胃乙酸/丙酸比值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浓度的阴离子盐对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试验四研究了阴离子盐和维生素D日粮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中的离子平衡状况、与钙代谢密切相关的激素和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盐组和阴离子盐与维生素D同时添加组在分娩前7d及分娩当天与另外两组相比,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的氯离子含量(P0.05),降低血清中的PTH浓度(P0.05),在分娩当天增加血清中羟脯氨酸(Hy)和镁离子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在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可以促进奶牛体内的内源维生素D产生。
试验五研究了阴离子盐和维生素D日粮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中与应激有关的激素、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量、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前7d及产后7d,添加阴离子盐能显著增加血浆总蛋白(TP)含量(P0.05)。各组在分娩当天血清COR浓度显著增加(P0.05)。各组在分娩当天与产前7d相比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表达量明显升高,分娩当天与产前7d相比,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在相同时间点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7d各组HSP70和HSP90表达水平下降。围产期CD3~+CD4~+ T细胞和CD3~+CD8~+ T细胞数均下降,到分娩时降到最低点,然后回升,并且CD3~+CD4~+ T细胞比CD3~+CD8~+ T细胞下降明显,通过在产前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维生素D和阴离子盐可缓解此种情况,其中含维生素D日粮的作用效果强于阴离子盐日粮。
试验六研究了阴离子盐和维生素D日粮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代谢参数、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阴离子盐的处理组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的BUN浓度(P0.05)。产前饲喂阴离子盐日粮的试验组有提高标准乳产量的趋势,但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能够减轻乳房水肿发生的严重程度,减少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在奶牛产后的第2、3个泌乳月,能显著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P0.05),
总之,阴离子盐通过改变奶牛体液酸碱平衡状态发挥其对奶牛体内钙离子的调控作用,给
|
|
|
|
1 |
杨蕾;高巍;韩坤;;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钙平衡的调控机理及应用[J];畜禽业;2009年02期 |
2 |
王东升;石磊;于安乐;周阿玲;高巍;;自制阴离子盐和“爱力宝”饲喂围产期奶牛的效果对比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10期 |
3 |
张跃文;许曾曾;刘庆平;;干奶后期奶牛使用阴离子盐的若干问题[J];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6年03期 |
4 |
桑松柏;夏成;张洪友;徐闯;朱玉哲;吕信;;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低钙血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12期 |
5 |
张跃文;许曾曾;;科学认识阴离子盐 综合防治奶牛产后病[J];中国奶牛;2006年10期 |
6 |
代大力;王力波;张亮;;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年05期 |
7 |
王建平,张聚恒,刘宁,白润成;阴离子盐添加剂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年09期 |
8 |
汪汉华;;阴离子盐在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06期 |
9 |
刘庆华;宋富强;王学军;;两种阴离子盐在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7年04期 |
10 |
刘彩霞,董凤仙,于凤梅,李秀菊;不同干物质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产乳性能影响的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05年04期 |
11 |
李建民;奶牛真胃移位发病统计分析[J];中国奶牛;2005年04期 |
12 |
张显华,张翠艳;奶牛围产期疾病的营养调控[J];中国草食动物;2005年04期 |
13 |
刘勇;;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途径[J];农家参谋;2010年08期 |
14 |
李剑军;董淑霞;;高寒地区奶牛冬季饲养管理要点[J];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01期 |
15 |
刘秀丽;林久锋;胡冰;;围产期奶牛营养与代谢病、免疫和繁殖的关系[J];中国畜禽种业;2008年05期 |
16 |
王桂杰;艾润华;;饲喂阴离子盐预防奶牛产乳热[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
17 |
周建平,张俊育,田文儒,郑昌乐;脂肪肝影响围产期奶牛繁殖力的机理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7年02期 |
18 |
孟庆翔;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乳业;2004年01期 |
19 |
姜新生;高产奶牛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的效果[J];中国奶牛;2005年06期 |
20 |
龙淼;邢欣;张日和;刘国文;朱连勤;;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