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技术对吉林省重要果树资源的鉴定研究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小苹果、越橘、穗醋栗、李、杏、樱、猕猴桃、抗寒葡萄、梨等68份吉林省果树种质在资源分类、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用10个引物对吉林省8份小苹果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用S337,S443,S446这3个引物可完全鉴别这8份小苹果种质资源。K9、大秋和龙冠聚为一类,新苹1号与金红聚为一类,黄太平、吉早红、和山定子各自聚为一类。金红与吉早红二个品种不仅在RAPD条带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而且遗传距离为0.295455,证明吉早红与金红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2、用7个引物对吉林省7份越橘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越橘的RAPD扩增有较强的多态性,共扩增出42条带,多态性在33.3%~100%之间。用2个引物就可以很好地区别和鉴定供试的7个越橘品种。
3、用12个引物对吉林省10份黑穗醋栗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黑穗醋栗RAPD条带在600bp~3200bp之间,DNA多态性较强,共扩增出58条带,多态性在50%~100%之间。用S84与S89可鉴定所有品种;用S84与S155也可鉴定10个品种。
4、用12个引物对以吉林省11份李、杏、樱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李、杏、樱80条带,多态性在66.7%~100%之间。由各引物扩增结果来看,李、杏、樱的扩增条带有明显差异,产生条带的多寡及区域不尽相同,有的多态性条带为杏、樱独有,而李少有或没有。
5、选用10个随机引物对11份猕猴桃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带在4~10个之间,DNA长度大小从400bp~3000bp。共扩增64条带,DNA多态性强,在60%~100%,平均为79.9%。S6-2700,S19-1450为软枣猕猴桃特有带,S3-2000, S21-2000为狗枣猕猴桃特有带, S21-S3-800,S45-700,S43-1200为葛枣猕猴桃特有带。
6、、用9个随机引物对10份抗寒葡萄品种(品系)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山葡萄种质的DNA多态性很强,说明遗传变异很丰富,然而山葡萄种质间多态性不是很强。从各种质间相似系数来看,山葡萄群体间相似系数都在0.6以上,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近。起源于俄罗斯的RS自聚为一组,说明其与东北山葡萄在地理起源上较远。
7、用9个引物对11份梨种质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梨的RAPD扩增结果获得了较强的多态性,在25%~100%之间,有一定的DNA多态性,扩增的条带数为4~9条,平均5.18条,扩增片段大小在300~4800bp之间。S38-500,S89-1200,S91-1800,S91-900,S93-1200,S93-600,S81-600,S82-1000,S86-1500,S86-1000,S86-900,为各种质的共有带。利用引物S23、S37、S38可鉴别供试梨种质资源。
|
|
|
|
1 |
贾定贤;;我国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果树;2007年04期 |
2 |
张克;果树种质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3 |
景士西;关于编制我国果树种质资源评价系统若干问题的商榷[J];园艺学报;1993年04期 |
4 |
马锋旺,李嘉瑞;高体培养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J];北方果树;1993年01期 |
5 |
;“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预备通知[J];中国果树;2010年02期 |
6 |
彭建营,束怀瑞,孙仲序;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7 |
沈德绪;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进展[J];果树学报;1994年04期 |
8 |
;吉林农业科技名人[J];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9 |
本刊通讯员;;全国果树种质资源学术讨论会在重庆召开[J];中国果树;1988年01期 |
10 |
杨克钦,马智勇,张贤珍,曹永生;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果树科学;1998年02期 |
11 |
胡绪岚;;美国农业部的果树种质资源储存库(一)[J];致富天地;2003年05期 |
12 |
;第三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3—6日在山西太谷召开[J];中国果树;2008年05期 |
13 |
刘利;季长波;衣杰;;辽宁凤凰山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初报[J];北方园艺;2007年05期 |
14 |
任庆棉;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1996年03期 |
15 |
房经贵,章镇,王三红;DNA技术与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J];生物工程进展;2000年06期 |
16 |
;“第三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预备通知[J];中国果树;2008年02期 |
17 |
王兴娜,马凯,罗兵;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J];福建果树;2002年02期 |
18 |
王玉峰;辉县太行山区果树种质资源调查报告[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
19 |
景士西;吴禄平;;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应着眼于种质[J];北方果树;1989年03期 |
20 |
阎国荣;新疆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J];干旱区研究;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