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人工林下自然地被植物调查分析
【摘要】:好的植物景观是展示一个地区文化气质的符号,乡土植物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应用。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样方法对北京颐和园和中国林科院近自然群落的地被植物进行春、夏、秋三季的调查,调查共设26个样点、78个样方。通过分析各样点的科属种组成、植物区系成分、Simpson、Shannon-wiener、Marglef三种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植物的重要值,可以更客观的认识群落的结构组成,了解不同群落之间的异同,更科学的认识植物的生长特性。再结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百旺公园两个案例的研究,得出野生地被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和植物的利用方式。调查显示颐和园和林科院植被种类丰富,分别有34科80属88种,32科80属93种,均主要以菊科、禾本科、豆科为主,两个样区的植物区系成分差异不大,植物科的区系成分较简单,属的分布类型较丰富,成分复杂,科属的分布均为世界分布类型种类最多,科的分布温带成分缺乏。总体上颐和园乔灌草群落各样点的物种多样性程度高于乔草群落,林科院有一定人为干扰的样点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两个样区春、夏、秋三季地被植物的季相变化明显,不同季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研究表明颐和园和林科院的野生地被植物多样性丰富,分别是很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要想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野生乡土地被植物需加强对植物的科学研究,使植物设计者更准确的认识植物,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