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墙体隔声和楼板减振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历史悠久,由于各种原因建国后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近年来,国外现代木结构建筑进入我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木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性能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地是一些现代木结构建筑存在有墙体隔声差和楼板振动大等问题,这些情况不一定与建筑技术和材料有关,有时是由设计规范、设计方法而造成的,改善这些方面的性能正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木结构隔声性能是木结构建筑一项重要性能。以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为基础,首先给出了单层墙板隔声性能表达式,进而提出了双层墙板隔声性能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了声桥和吸声层对墙体隔声性能的影响对双层墙体隔声表达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木结构墙体隔声性能的计算式。
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证明二者有比较好的一致性,实测计权隔声量与理论计权隔声量相差在3dB以内。计算表达式是用简单函数表达,式中所涉及的参数赋值都是易于实测、查阅资料或简单计算得到,具有较强工程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我们又对木结构墙体隔声表达式进行了扩展,给出了带门窗等构件组合墙体的隔声量预测公式。
在木结构墙体实验室测量中,发现影响木结构墙体隔声性能的因素有墙板的面密度、墙骨的规格和间距、吸声层材料的容重和厚度。在木结构墙体的设计和建造中,可以不考虑墙板放置方式。墙骨间距对共振频率影响明显,第一共振频率(f_0)计算表达式不仅要考虑了墙体两墙面板的面密度和空气层的厚度,而且还要考虑木墙骨的间距。在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建议木结构墙体采用木墙骨间距为400mm或600mm,优先使用600mm。
通过分析玻璃棉(GFB)对墙体隔声的影响,认为GFB附加隔声量不能简单地以5dB以上来计算,必须要考虑GFB的容重和厚度计算附加隔声量。不加保温层的木结构墙体计权隔声量基本上在40dB以下,而加保温层的木结构墙体计权隔声量基本上在40dB以上。按照我国住宅隔声标准评定,本次试验木结构外墙隔声性能达到三级,基本上能满足普通住宅要求。
木结构墙体的f_0一般都在100Hz以上,大约在125Hz左右,声桥频率f_B大约在150Hz左右,墙体限定频率·f_l大约在630Hz左右。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木结构隔声曲线变化的特征是:在f_0和f_B之间,隔声量按每倍频大约18dB增加;在f_B和f_l之间,隔声量按照每倍频大约10dB增加;在f_l和2000Hz左右,隔声量按照每倍频低于10dB增加;2000Hz以上到临界频率,隔声量递减。在实测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线连接木墙骨的内墙体隔声量R_w的表达式。
木结构楼板振动性能是木结构建筑又一项重要性能。在国外研究者的成果和经验的
|
|
|
|
1 |
陈连云,韦超毅,周孔亢;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 |
周海宾;费本华;任海青;;世界木结构房屋研究的最新进展[J];木材工业;2006年04期 |
3 |
徐兰英;林利民;唐伟;;落叶松胶合板复合墙体隔声性能测定[J];林业科技;2006年05期 |
4 |
郭荣生;我国客车转向架的振动性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J];铁道车辆;1988年12期 |
5 |
余红发,丁向群,邵军;石膏空心条板的研究与开发[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6 |
柳兆涛,李凯,辜萍,缪泓;氧化铝多孔膜振动性能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5年03期 |
7 |
盛力;冯平法;;车载DVD机芯振动性能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
8 |
陈庆帅;冀志江;陈继浩;王静;;轻质隔墙体隔声性能改善途径的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5期 |
9 |
鲁建国;许振刚;;洗衣机振动性能技术规范实施[J];电器;2011年09期 |
10 |
王玉琳;;木质人造板材的隔声性能[J];建筑人造板;1990年02期 |
11 |
龚农斌,陈士杰,王吉荣;窗隔声性能的试验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年01期 |
12 |
王吉荣,方启文,龚农斌;耳塞隔声性能的客观测量[J];声学技术;2002年03期 |
13 |
陈卫松;邱小军;刘嘉俊;;隔声现场测量的扬声器声源法改进[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7年03期 |
14 |
吴春梅;田瑞;陈永艳;;基于振动性能优化的风力机叶片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
15 |
胡强;陈劲飙;;半刚性连接对构件振动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
16 |
张睿;何秀华;蒋权英;杨嵩;邓许连;;“V”型管无阀压电泵用双压电复合振子的振动性能分析[J];液压与气动;2009年02期 |
17 |
李鸿辉;王莹;罗刚;;声阻尼砂浆在楼板隔声中的初步应用[J];广东建材;2010年07期 |
18 |
李沧浦;;传声器固有噪声测量装置的设计[J];电声技术;1982年03期 |
19 |
赵颖坤,盛美萍;斜入射水下复合结构隔声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年04期 |
20 |
杨玉发;李兴华;赵建华;;纸面石膏板-石膏砌块复合墙体隔声性能研究与试验[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