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山坞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
本文在庙山坞自然保护区选择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毛竹林两种森林类型,从森林植被冠层、林下灌木层、凋落物层等多层次研究了林内降雨分配规律和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各个层次对水质的影响改善作用,同时探讨了林内降雨各分量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并进行了方程拟合,为不同森林类型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等功能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1)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具有显著效果,森林植被冠层、林下灌木层、凋落物层可有效截留降雨。其中人工毛竹林植被冠层截留率平均达14.5%,凋落物每次降水最大蓄水潜力0.98 mm;天然次生林植被冠层截留率平均达33.8%,林下灌木层截留率平均达7.0%,总截留率平均高达40.8%,凋落物每次降水最大蓄水潜力1.58 mm。天然次生林林冠截留降雨、凋落物蓄水潜力均大于人工毛竹林。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对减少产流量和产沙量具有较好效果。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毛竹林地表径流系数分别为0.10%和0.20%,产生地表径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是10.1 mm和7.0 mm;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毛竹林径流泥沙量仅分别为0.262 kg/(hm~2·mm)、1.034 kg/(hm~2·mm),几乎没有泥沙流失。天然次生林水土保持功能较人工毛竹林更好。
(3)天然次生林、人工毛竹林林内降雨各分量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均可用数学方程拟合,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显著性水平。其中穿透雨量、树干流量、地表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用线性方程拟合最佳,而穿透雨率、树干茎流率、地表径流系数与林外降雨量用对数方程拟合最佳。林冠截留量/率与林外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树干茎流与树木胸径正相关。
(4)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冠层、凋落物层、森林土壤和岩石改变了降雨的化学成分,对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大气降雨到地表径流,除pH值外,几乎所有检测指标都呈上升趋势,这主要体现大气降雨对林冠层和凋落物层的淋溶作用。到流域出口,NO_3~-、NH_4~+、K~+、Na~+浓度大幅降低,说明森林土壤在保持NO_3~-、NH_4~+、K~+、Na~+方面有“调蓄库”的作用。Ca~(2+)、Mg~(2+)浓度升高,可能主要是土壤、岩石中Ca、Mg的溶解引起。
总之,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毛竹林在截留降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天然次生林林内降雨分配效果更好,水土保持功能更强。
|
|
|
|
1 |
李利平;;五当召地区油松林的基本特征[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3年01期 |
2 |
梁瀛;刘霞;哈拜·叶金拜;许刚;;阿尔泰山林区森林可燃物类型分析[J];森林防火;2006年04期 |
3 |
阎树文,王斌瑞,赵开国;广西大明山林区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机能的计量化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82年09期 |
4 |
陈廉杰;;森林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3年01期 |
5 |
陈喜军,邢树名,藏军,何向阳,何兆田,谭喜卿,许国华,盖玉利;天然次生林森林类型的树种多样性[J];林业科技;1997年05期 |
6 |
吴建平,袁正科,田育新;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地土壤持水功能及其改良技术[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6期 |
7 |
郝向春;灵空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生物量及持水性能[J];山西林业科技;2000年04期 |
8 |
黄庆丰,高健,吴泽民;巢湖低丘不同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数量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9 |
张光辉;;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初探[J];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1期 |
10 |
孙柱彪;;国内森林水文研究[J];国土绿化;2009年09期 |
11 |
姜惠武;熊跃军;;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土壤的酶活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2 |
赵鹏祥;赵臻;郝红科;;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森林类型碳密度及其变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
13 |
胡昌平;;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及保护价值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3期 |
14 |
陈大珂
,郑焕能;东北天然林的类型划分问题[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63年00期 |
15 |
Hocker
,R.Whitbread
,阎瑞符;森林生物学介绍[J];林业资源管理;1981年04期 |
16 |
周林生,李霞;新疆黑白航片主要森林类型判读特征[J];新疆农业科学;1984年01期 |
17 |
周重光,沈辛作,于建国,卓春雷,张建和;浙江山地森林枯落物(层)的生态水文效应[J];浙江林业科技;1989年05期 |
18 |
徐万仁;张永庆;杜和平;李丽英;;贺兰山主要森林类型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1993年06期 |
19 |
杨澄,刘建军,张万庆;桥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及养分含量测定初报[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20 |
李芳;乌苏里江流域森林类型及森林生长率[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