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金属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的改性层研究

郭焕军  
【摘要】:本文采用高温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了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改性层,用AES、XRD等手段分析了改性层元素的分布、结构组织,用电化学极化法测试了改性层抗腐蚀性能,并对其改性层的抗腐蚀性能与铀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铌改性层、铀铌合金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注入相比,金属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改性层厚度增加;注入离子保持剂量提高;随着剖析改性层深度增加,铌含量降低缓慢。同时,随着温度升高,铀表面注入铌离子改性层组织结构产生如下变化:有非平衡相和非晶相形成,一些区域还形成更细的微晶组织;高温改性层有NbO和NbO_2生成。 金属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比常规离子注入改性层抗腐蚀性能增强。温度升高铀表面注入铌离子改性层自腐蚀电位依次提高,耐蚀性增强。铀表面不同温度注入铌离子试样的电极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均处于活化体系。 与高温注入铌离子相比,铀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铌改性层明显增厚,且变得更致密,界面结合好。两种改性层电极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但铀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铌改性层抗氧化腐蚀时间长。铀铌合金与铀表面高温注铌改性层比较,自腐蚀电位高,电极化曲线变化趋势不同,合金有钝化阶段,比高温注铌耐长久腐蚀性强。 由于实验中金属铀表面注入铌离子的高温还不是很高,只有300℃左右,制备的改性层仍然太薄,耐长期腐蚀能力差。改进离子注入工艺和条件,增加改性层厚度,离子注入将是比较理想的防腐蚀表面改性技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东;徐兴龙;林梓鑫;杜根娣;邹世昌;;Polyimide辐照效应的紫外及可见光谱研究[J];科学通报;1993年06期
2 谭雪霏;张新;赵春波;;钛离子注入对AZ31镁合金表面力学性能及耐蚀性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8期
3 伞金福,朱宝亮,刘家浚,刘振民,董闯,张庆瑜;环氧树脂表面金属离子注入改性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林永串;离子注入在银接触器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1986年05期
5 陈■,章宗城,胡红玉,蒋丹,章国新;以离子注入改善GCr15轴承钢摩擦副耐磨性的初探[J];摩擦学学报;1987年02期
6 徐式如,张莹,郑天丕;离子注入对电器触头性能的影响[J];核技术;1988年03期
7 沈丽如,铁军,董玉英,谢峰,徐丽云,李炯,谭军,陈克茂,陈洪再,吴锡坤;铝型材挤压模具离子注入表面强化[J];真空;2002年03期
8 向钢,王聪,郑树凯,王天民;离子注入改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01期
9 陈洪再,吴锡坤,沈丽如 ,铁军 ,董玉英 ,谢峰 ,徐丽云 ,李炯 ,谭军 ,陈克茂;铝型材用挤压模具离子注入表面强化[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10 ;模具表面改性新技术——金属用离子注入[J];模具制造;2002年03期
11 丁晓非;曾葆青;林艾光;陈宝清;;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在冷作模具表面改性上的应用[J];真空;2010年04期
12 李望;展振宗;赵杰;鲁光源;苏雅文;罗应明;;用俄歇电子能谱研究 N_2~+离子注入的钢的表面层[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84年06期
13 刘小燕;离子克服金属疲劳[J];大自然探索;1985年04期
14 胡仁元;离子注入玻璃[J];核技术;1986年08期
15 孙树滋,李杰;离子注入金属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16 游伯强,周建华,张良莹,姚熹;Ti 离子注入 LiNbO_3表面光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1992年06期
17 赵秀芝;离子注入监测系统的研制[J];现代计量测试;1995年06期
18 崔琳,赵宝荣,高平,陈伟;Mo离子注入Al_2O_3陶瓷对其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1期
19 武宝山,凌海秋,毛培宏,金湘,曾宪贤,刘炜,葛菊芬,郝微丽;离子注入在番茄育种中的诱变功效[J];核技术;2003年05期
20 张廷庆,任建民,刘家璐,崔进炜,王研;P-阱、沟道区离子注入分布特性的测试分析与计算机模拟[J];核技术;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诚辉;林有希;刘映球;;离子注入表面摩擦学改性及其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杨建华;张通和;;经强束流金属离子注入的几种钢的表面结构和成分[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斌;李志辉;张冬林;王敏姿;;N~+注入对紫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大成;刘昌龙;申艳艳;王卓;李梦凯;张丽莉;袁兵;;绝缘体中金属离子注入合成纳米颗粒的理论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恒;;离子注入技术在航空油泵分油活门上的应用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中杰;唐吉玉;杨生荣;;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氮离子注入纯铁的抗磨机理[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7 陈敏;李家治;王承遇;李长敏;;离子注入对超导微晶玻璃表面结构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周红芳 ;杨苹 ;冷永祥 ;赵安莎 ;徐禄祥 ;孙鸿 ;黄楠;;退火温度对P离子注入TiO_2薄膜材料物理与生物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9 辛华;苏一;董向红;;铜离子注入绿豆种胚细胞结构变化的分析[A];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6年
10 卞留芳;陈维德;;铒注入GaN的缺陷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娜;半导体型β-FeSi_2和β-Fe(C,Si)_2薄膜的离子注入合成及薄膜的微观影响因素[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守国;离子注入制备4H-SiC器件及其温度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卓;轻气体离子注入Si基材料引起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庆刚;氮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离子注入对其性能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卫东;离子注入小麦诱变剂量效应及转化后代遗传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刘成森;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及辉光放电过程中脉冲鞘层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罗军;车轴钢表面涂层/改性层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卫中山;MEVVA离子注入钛合金抗疲劳制造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9 陈静;水等离子体离子注入形成SOI结构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10 董贵俊;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焕军;金属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的改性层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2 樊永红;低能离子注入食药用真菌生物效应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李伟涛;液动锤射流元件工作寿命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芳;碳化硅离子注入及欧姆接触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周红芳;离子注入钛氧薄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卢文轩;氮离子束注入硅酸盐细菌诱变选育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但智钢;铜离子注入马氏体不锈钢制备抗菌功能材料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海钢;Al离子注入AZ31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9 周剑;L-乳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初步优化[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王春芬;离子注入杂质在氧化物晶体中的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雪梅;谁来填补高温关怀的“制度真空”[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记者 徐宁;用制度为“高温权益”保驾护航[N];嘉兴日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庄光荣 通讯员 饶强;南充合能公司安全通过高温“烤验”[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黄晏君;高温引烦躁谨防“情绪中暑”[N];人民公安报;2010年
5 罗俊;世博:城市应对高温有妙招[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肖擎;特别关注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们[N];长江日报;2010年
7 鲁平;高温停工莫成一纸空文[N];人民日报;2010年
8 叶祝颐;保护高温劳动者关键在执行[N];中国商报;2010年
9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高温费困境囿于“立法感受”[N];东方早报;2011年
10 记者 赵翔;职工渴望高温“限工令”[N];工人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