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压爆轰产物状态及相关现象研究
【摘要】:
研究高能炸药的起爆特性和产物状态方程对于有效利用炸药爆轰所提供的能量以及提高炸药在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高能炸药爆轰反应速率方程和超压爆轰产物状态方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将相关研究结果应用于超压爆轰驱动、材料物态方程和常规兵器战斗部设计技术等领域。
首先分析了爆轰的经典模型——CJ理论和ZND模型,在对高能炸药爆轰反应速率方程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炸药初始孔隙率及孔隙尺寸相关的冲击起爆反应速率CZT模型。利用CZT模型,对PBX-9404炸药一维冲击起爆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反应速率方程中热点项、初始空隙度以及炸药颗粒尺寸对起爆过程的影响;对二维大隔板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几种不同孔隙率和颗粒尺寸的PBX-9404炸药样品,得到了临界隔板厚度。
对于反应速率方程中的待定系数,采用具有良好全局优化能力的遗传算法来确定。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收敛速度,并将其与DYNA2D程序有效结合,确定了PBX-9404炸药CZT模型中的待定系数。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高能炸药超压爆轰产物状态。给出了爆轰产物的雨贡纽测量方法,采用传统的对比法获得了JB-9014炸药爆轰产物的超压雨贡纽关系;建立了超压爆轰产物声速测量方法,采用光分析法测量了JB-9014炸药超压爆轰产物声速,得到了该炸药高压冲击状态下超压爆轰产物Hugoniot声速随超压爆轰产物压力变化曲线上的状态点,并建立了相应的确定CJ点状态的方法,得到了JB-9014炸药的CJ状态。
建立了利用Hugoniot曲线和声速实验数据拟合超压状态方程的基本方法,以P.K.Tang对PBX-9501和PBX-9502炸药的爆轰产物状态方程进行研究的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三组JB-9014炸药的超压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将这三组超压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嵌入DYNA2D程序,通过对超压卸载实验的模拟,得到的炸药在超压爆轰状态下较短的稀疏波追赶时间与实验结果一致。
对超压爆轰的三个典型应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超压爆轰驱动飞片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推广的Gurney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多级超压爆轰驱动问题,验证了理论模型,并对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压爆轰作用下射流和射弹形成及运动过程,分别设计了三种结构的射流和射弹形成装置,通过飞片撞击使主装药产生超压爆轰,改变飞片的速度来调整爆轰产物压力,得到了爆轰产物压力与射流或射弹头部速度之间的关系。对各种高压加载技术进行了对比,初步分析了球形内爆加载技术应用于超高压状态方程研究领域的可行性。
|
|
|
|
1 |
戴诚达,王道德,金孝刚,傅世勤,施尚春;陨石状态方程形式的选择与参量的确定——以吉林球粒陨石和南丹铁陨石为例[J];中国科学D辑;1997年01期 |
2 |
薛新英;孙久勋;田荣刚;;广义Morse流体解析状态方程及对氮的应用(英文)[J];高压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
3 |
张新明;吴艳青;黄风雷;;炸药颗粒床中致密波状态方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4 |
胡静竹,唐汝明;CdTe的状态方程及其高压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5 |
曹贵桐,於玉华,吴杉楠,渠永德;高压下发射药燃气的状态方程[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3期 |
6 |
凌有光;;夸克势模型与中子物质的状态方程[J];自然杂志;1988年10期 |
7 |
李双九;;超密物质夸克集团相的状态方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8 |
王恩科;李家荣;;动力学自发破缺的模型在有限温度和密度下的状态方程和相结构[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2年04期 |
9 |
苏志军,阙雄才,陈芝久,严家;用微扰理论推导实际流体的状态方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0 |
薛再清,徐更光,王廷增,刘云剑;用修正的 KHT 状态方程预报炸药爆轰性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1 |
何开华,颜其礼,姬广富,余飞;钇在高压下的弹性性质和相稳定性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2 |
刘子江,程新路,李德华,祁建宏,杨向东;NaCl状态方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3 |
李德华,程新路,杨向东,吴国栋;H_(32·685)N_(16·8430)O_(3·0)和H_(8·154)N_(4·5770)O_(3·0)炸药爆轰参数的数值模拟[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14 |
周丽萍,郭云东,李德华;高密度氙气的原子间相互作用与状态方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5 |
田春玲;刘福生;蔡灵仓;经福谦;;多体相互作用对高压固氦状态方程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16 |
李彦恒;;带有背景矢量场的标量场暗能量模型(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06期 |
17 |
杨金文;李巧燕;孙悦;施尚春;;新型硬球状态方程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8 |
解志民;朱祚金;王永富;;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的数值模拟[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6年03期 |
19 |
栗生长;段文山;;尘埃等离子体状态方程及其热容量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20 |
高爽;汤秀章;王钊;路建新;梁晶;;利用侧向阴影照相技术探测靶飞行速度的实验结果[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