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边坡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防治技术的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尽管如此,在边坡治理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导致边坡治理工程失败或失效。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些失败的治理工程,人们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认识到其可能失效的后果,而总是在病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认识到这些治理工程的不合理性,悔之晚矣。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缺乏可靠的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是其首要因素。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总结了我国常见的边坡病害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错落和坍塌,分析了每种边坡病害的分类、特征和机理。
(2)将我国常见的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分为坡率法、刚性和柔性支挡、排水三大类,对每一类工程类别所包含的多种工程措施的作用机理、优缺点、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13种边坡病害的治理措施,这些边坡病害的防治技术反映了我国边坡病害防治的现状和水平。
(3)提出了边坡治理工程评价的8个标准,即边坡稳定性分级标准、治理工程适宜性分级标准、技术状况评价标准、交通管制分级标准、群众安全管制分级标准、治理工程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危险状况预警标准、病害应对措施分级标准;参考其它公路工程结构物,如桥梁、隧道的养护规范,提出了边坡治理工程的三种检查形式,即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提出了各种检查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公路边坡病害整治的9个原则。
(4)对预应力锚索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杆框架、抗滑桩、抗滑挡墙的病害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调查分析方法、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局部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整体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宏观迹象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应对措施的分级标准,并对各种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种工程措施工程效果评价的工作流程图;对注浆类的压浆锚柱、竖向钢花管注浆、钢锚管框架的工程效果提出了安全系数评价方法、宏观迹象评价方法和适宜性评价方法;指出边坡病害治理工点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可遵循4个原则。
(5)运用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有关研究成果,以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基于GIS平台的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包括边坡信息数据库系统、边坡信息查询系统、工程效果评价与决策系统、数据库维护与管理系统。采用该系统对元磨高速公路K259+580三公箐隧道进口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GIS平台的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的可靠性。
当前,我国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方面,建国初期修建的许多边坡工程,由于受使用寿命、当时的施工水平、材料强度等的限制,到了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修缮、重建的阶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铁路、公路、水电等行业的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空前,出现了大量高边坡治理工程,这些治理工程的效果如何,需要大家予以关注的。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必将对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U416.14
|
|
|
|
1 |
郑颖人,赵尚毅,时卫民,林丽;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进展[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
2 |
谢元礼,胡斌;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北京测绘;2001年01期 |
3 |
周萃英,晏同珍,汤连生;滑坡灾害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4 |
李青元,林宗坚,李成明;真三维GIS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测绘科学;2000年02期 |
5 |
易善桢;基于单纯形的3D-GIS数据模型及其初步设计[J];测绘通报;1999年11期 |
6 |
郭秋英;当前GIS发展的几个特点[J];测绘通报;1998年05期 |
7 |
孙敏,唐小明,赵仁亮;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GIS数据模型及拓扑关系的建立[J];测绘通报;1998年07期 |
8 |
韩国建,郭达志,金学林;矿体信息的八叉树存储和检索技术[J];测绘学报;1992年01期 |
9 |
郭达志,杨维平,韩国建;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和时间四维数据模型[J];测绘学报;1993年01期 |
10 |
郭薇,陈军;基于点集拓扑学的三维拓扑空间关系形式化描述[J];测绘学报;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