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合金锻钢制动盘寿命评估研究
【摘要】:制动盘热裂纹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危害性较大,如果不加以监控,可能会引起制动盘断裂,直接影响列车和旅客人身财产的安全。因此,建立既精确又行之有效的高速列车制动盘缺陷评定及寿命评估系统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高速列车合金锻钢制动盘缺陷评定及寿命预测为研究目标,从对高速列车“中华之星”和“先锋号”合金锻钢制动盘裂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入手,介绍了热裂纹扩展的基本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锻钢制动盘紧急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断裂力学理论结合现场试验对制动盘寿命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使用简单方便的制动盘寿命评估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包括:
(1) 对高速列车“中华之星”及“先锋号”制动盘裂纹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盘裂纹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制动盘裂纹剖面的宏观形貌特征,对制动盘断面形貌特征和裂纹扩展规律之间的联系做出新解释,为制动盘寿命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2) 用线弹性断裂机理分析了裂纹的扩展规律;采用三点弯曲法SE(B),对制动盘材料的断裂韧度K_(IC)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进行试验测定;确定了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_(th),为制动盘的疲劳裂纹扩展评定和寿命预测提供必要的数据。
(3) 用断裂力学方法对制动盘缺陷评定和寿命评估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制动盘疲劳裂纹的分析模型,提出用断裂率K_r以及载荷率S_r为失效双判据的缺陷评定图(FAD)对含裂纹的制动盘进行安全评定;以Paris公式为依据,以紧急制动次数为评价指标,推导出制动盘剩余寿命预测表达式N,为开发合金锻钢制动盘剩余寿命预测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依据高速列车锻钢制动盘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制动盘循环对称有限元三维模型。提出用热辐射率折算成对流换热系数的新方法,简化了散热边
|
|
|
|
1 |
杨清林;史翔;杨保年;盛国良;;高速列车塞拉门静载数值模拟及验证[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4期 |
2 |
盛思思;齐朝晖;;高速列车车厢内空气品质及评价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0年04期 |
3 |
赵晶;李人宪;李建亮;;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J];路基工程;2009年01期 |
4 |
张淼;熊红兵;;高速列车部件对整车气动力的影响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04期 |
5 |
王艺;陈辉;李明;;高速列车制动盘制动过程数值模拟[J];机械;2008年03期 |
6 |
张军海;王吉桥;吴向东;扶原放;;高速列车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J];铁道机车车辆;2010年01期 |
7 |
骆建军,高波,王梦恕;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时的三维非定常流的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1期 |
8 |
张小钢,刘应清,赵海恒;高速列车经过路边建筑物时的非定常湍流绕流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学报;1998年02期 |
9 |
赵文成,高波,骆建军;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的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5期 |
10 |
陈辉;;高速列车制动盘/片动态失效机理及其材料逆向设计方法研究[J];学术动态;2008年02期 |
11 |
刘加利;张继业;张卫华;;高速列车车身表面气动噪声源研究[J];铁道车辆;2010年05期 |
12 |
梅元贵,赵海恒,刘应清;隧道内高速列车会车压力波的数值模拟方法[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3 |
梁习锋,熊小慧;“中华之星”号高速列车司机室过渡曲面局部空气压力分布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年05期 |
14 |
赵晶;李人宪;刘杰;;高速列车隧道内等速会车时气动作用力的数值模拟[J];铁道学报;2010年04期 |
15 |
骆建军,高波,王英学,赵文成;高速列车穿越有竖井隧道流场的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6 |
杨俊杰;李强;王斌杰;;200km/h电力机车气动性能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7 |
李刚;梅元贵;;国外高速列车进出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方法[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
18 |
赵宇;王有凯;朱伶俐;李金辉;;高速铁路隧道通风竖井对气动效应的影响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19 |
雷波,刘应清;高速列车作用在跨线天桥上风压力的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20 |
单希壮;陈巍;;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装置的新型加速方法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