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陆化学成分与质量分析研究 2. 溪黄草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1商陆化学成分与质量分析研究
中药商陆(Radix phytolaccae)来源于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和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属于中医传统的泻下逐水药。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臃肿疮毒。为了寻找其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对商陆的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化学研究。
采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减压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以及葡聚糖凝胶等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分别为3-β-[(β-D-吡喃葡萄糖-(1→4)-O-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O-甲酯(商陆皂苷甲,Shl-1),3-β-[(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O-甲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商陆皂苷辛,shl-3),3-β-[(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O-甲酯(商陆皂苷乙,shl-5),3-β-[(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木糖)]-2-羟基商陆酸-3O-甲酯-11-甲氧基-28-O-β-D-吡喃葡萄糖苷(shl-9),棕榈酸单甘油酯,刺桐碱,β—谷甾醇,胡萝卜苷。其中,化合物shl-9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商陆苷A,棕榈酸单甘油酯,刺桐碱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在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商陆皂苷辛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建立了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辛的HPLC分析方法,并测定了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商陆药材12个样品中商陆皂苷辛的含量。结果表明,商陆皂苷辛在0.15-3.8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1%(RSD 2.43%),12个不同产地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辛的含量分布于0.05-0.36%,方法稳定可靠,适合用于商陆药材的质量研究。
2溪黄草化学成分研究
溪黄草Isodon serra (Maxim.)Kudo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文献报道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以二萜为主,同时含有黄酮,三萜等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探讨本属植物抗肿瘤有效成分,充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对溪黄草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各种柱层析技术分别从溪黄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在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的基础上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对映-1β,6α,7α,11α-四羟基-7β-20-环氧-贝壳杉-16烯-15-酮、对映-6α,11α-二羟基-6,7断裂-6,20-环氧-1β,7-内酯-贝壳杉-16烯-15-酮、对映-6α-羟基-6,7断裂-6,20-环氧-1β,7-内酯-贝壳杉-16烯-15-酮、胡萝卜苷、β—谷甾醇和葡萄糖;其中葡萄糖为首次从溪黄草中分离得到。
|
|
|
|
1 |
孙友富;樊菊芬;;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81年12期 |
2 |
刘干中;周金黄;;党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02期 |
3 |
陈妙华,刘凤山;中药沙苑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氨基酸的分离及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87年02期 |
4 |
傅定中,胡燕,王汝俊,邵庭荫,陈德伟,巫莹莹;白术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研究[J];中药材;1988年06期 |
5 |
朱计生;田毓英;;饮水中化学成分引起氟中毒的因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6 |
李汝惠,王昌琼,龚萍;黄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11期 |
7 |
陈泽华;黄寿才;;炮制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1990年12期 |
8 |
;关于雌雄异株茵芋的研究[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年05期 |
9 |
袁惠南;王秀文;阎永厚;林飞;;某些天然药物或其所含化学成分的致突、致癌及致畸作用[J];中成药;1990年03期 |
10 |
王强,俞祥生,张留纪,邹巧根;不同规格白芍中有关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J];中药材;1992年07期 |
11 |
王芸;杨峻山;;獐牙菜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年01期 |
12 |
叶苹;;大菟丝子与菟丝子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1992年03期 |
13 |
俞腾飞;朱惠珍;;骆驼蓬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03期 |
14 |
陈建真;陈建明;;中药五味与化学成分及作用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5 |
戎惠珍;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6 |
吉文亮;秦民坚;王峥涛;;中药射干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0年02期 |
17 |
杨念云;田丽娟;;泽兰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年06期 |
18 |
周亮,杨峻山,涂光忠;山蒟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
19 |
李倩,冯卫生;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0 |
刘玉明,杨峻山,刘庆华;红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