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MM5和M-C辐射传输模式对中国地区对流性降水云微波辐射特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和三维Monte-Carlo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中国陆地上暴雨系统的微物理结构,以及在特定的频率上(85.5、37.0和19.35GHz)对流性降水系统的地面降水强度、云中各微物理含量与上行微波辐射亮温之间的关系。同时将MM5模拟地面降水情况与实况作对比,将其模拟的的云廓线与热带测雨卫星(TRMM)反演的云廓线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MM5模式模拟出了中国陆地上一次中尺度降水过程,对地面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较接近,并给出了整个模拟区域上的若干个云单体的微物理结构,与微波图像仪TMI产品提供的结果之间比较发现:选用MM5模式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云中的水汽凝结体廓线。将该云中水汽凝结体廓线信息输入三维Monte-Carlo辐射传输模式中,模拟星载辐射计可以接受到的上行辐射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频的85.5GHz频道,云中的冰相粒子,尤其是处于云体上部的冰晶和雪花由于强烈的散射作用使得上行辐射亮温显著降低,亮温与冰晶和雪花的总含量之间有很好的负线性相关。霰粒子对亮温的散射降温作用也很显著,但由于观测角的倾斜和云体的倾斜使其与亮温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弱。亮温与地面降水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这是因为模拟的云体倾斜,冰相粒子高值区与地面降水中心在位置上存在偏差,当斜角观测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37.0GHz和19.35GHz频道上云中雨水的辐射增温作用表现很强,但同时冰相粒子的散射作用也很显著;37.0GHz频段上亮温与地面降水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强,而19.35GHz频段上亮温与地面降水之间的相关性较为复杂。在19.35GHz频道上,当天顶垂直观测时,大的霰粒子对亮温的散射降温很明显,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在地表辐射率变化很小时,通过此时的亮温信息可以间接地指示云体中上部雨水的含量。
|
|
|
|
1 |
冯庭桂;空腔辐射传输的扩散-输运耦合计算[J];计算物理;1995年03期 |
2 |
李先;陈圣波;王旭辉;王旭楠;车大为;杨培玉;;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水底反射率定量遥感反演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S1期 |
3 |
金亚秋,张俊荣,赵仁宇;多频段微波辐射计对农作物热辐射的遥感和分层随机介质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J];遥感学报;1992年02期 |
4 |
金亚秋;一层空间非均匀的随机介质的二维热辐射传输[J];中国科学A辑;1991年10期 |
5 |
金亚秋;多成分密集随机散射粒子多层随机介质的辐射传输[J];中国科学A辑;1992年12期 |
6 |
江少恩,许琰,丁永坤,赖东显,郑志坚,孙可煦,黄翼翔,胡昕,张文海,易荣清,崔延莉;辐射在低密度介质中传输的实验[J];中国科学G辑;2005年05期 |
7 |
魏丽,钟强;大气红外窗区(10.5-11.5μm和11.5-12.5μm)辐射传输的敏感性试验[J];高原气象;1988年03期 |
8 |
徐青山,魏合理,李正强,张天舒;基于实测的大气参数计算厦门海域大气层顶大气散射辐射的角度分布[J];量子电子学报;2003年01期 |
9 |
张鉴,何晓雄,赵凤生;利用大气-海洋系统辐射传输模拟水色遥感信息量的变化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
10 |
;大气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3期 |
11 |
麻金继;杨世植;乔延利;李学彬;;用迭代法解海洋上空的大气辐射传输方程(英文)[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5期 |
12 |
段民征,吴北婴,吕达仁;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J];大气科学;1997年06期 |
13 |
胡成达,朱元竞,杜金林,赵柏林;遥感大气中汽态水和液态水含量的实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5期 |
14 |
;大气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3期 |
15 |
何贤强;潘德炉;白雁;朱乾坤;龚芳;;基于辐射传输数值模型PCOART的大气漫射透过率精确计算[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年04期 |
16 |
李威;詹杰;邵士勇;梅海平;饶瑞中;;一种半球形天空亮度测量仪器的研制[J];光学学报;2008年10期 |
17 |
薛庆生;王淑荣;李福田;林冠宇;段民征;;临边成像光谱仪信噪比分析及实验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6期 |
18 |
冯庭桂;三温近似辐射传输计算的区域分解方法[J];计算物理;1992年S1期 |
19 |
刘广员,邱金桓;一个三维Monte-Carlo地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J];大气科学;2004年01期 |
20 |
李威;詹杰;陈秀红;饶瑞中;;针对测量仪器设计的天空亮度分析[J];光学技术;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