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表面温场数据处理的Kriging方法及效果分析
【摘要】:水温数据是水文调查的重要要素之一,具有空间位置和时间两大基础特征。由于调查条件限制造成的数据缺失,数据本身存在的系统或随机误差,采样密度过稀等原因,使得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往往具有不均匀性;而在调查时间上,也很难保证所有调查站位在统一时间内获取数据。因此,有必要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插补或插值处理以及对数据进行时间段统计处理分析。本文以温场数据插值技术为研究目标,将Kriging和CoKriging方法引入到海表面温场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中,提出基于Kriging的海表面温场数据处理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东海表面温场数据处理。
本文用东海实验区1、2、3月份三个月的月平均温场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抽稀处理,将温场数据分解为物理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并分别对两分量进行计算,最终采用两分量的估计值之和实现海表面温场数据的格网插值估计。
针对单一时间域数据的单变量插值,本文采用趋势分析、移动平均、普通Kriging三种方法进行插值计算,发现三种方法中,普通Kriging的插值效果最好;针对单一时间域数据的多变量协同插值,采用协同Kriging方法进行插值计算,获得结果和单一时间域数据的单变量普通Kriging插值结果对比,发现前者效果更佳;相邻时间域采用错开网格调查方式的协同克里格插值比单时间域固定网格调查方式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效果好。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1.11
|
|
|
|
1 |
姚长青;乔晓东;;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三维地统计学方法[J];海洋通报;2007年02期 |
2 |
林绍花,韩桂军,李冬;用客观分析生成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温度盐度格点数据集[J];海洋通报;2001年06期 |
3 |
岳文泽;徐建华;徐丽华;;基于地统计方法的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研究[J];高原气象;2005年06期 |
4 |
刘瑞民,王学军,郑一,李莹,江耀慈,周修炜;地统计学在太湖水质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
5 |
肖斌,赵鹏大,侯景儒;地质统计学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6 |
梁天刚,王兮之,戴若兰;多年平均降水资源空间变化模拟方法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5期 |
7 |
刘小燕,朝伦巴根,刘廷玺,刘晓革;多变量时间剩余协克立格模型理论及其在水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8 |
孟健,马小明;Kriging空间分析法及其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年02期 |
|
|
|
|
|
1 |
郝振纯;王加虎;李丽;王振华;王玲;;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6年01期 |
2 |
朱求安,张万昌,余钧辉;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3 |
沈雪龙;东海南部黑潮区春季温盐度垂直分布类型及其逆现象成因的初步分析[J];东海海洋;1999年01期 |
4 |
林忠辉,莫兴国,李宏轩,李海滨;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
5 |
赵鹏大,陈永清;地质异常矿体定位的基本途径[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李新,程国栋,卢玲;空间内插方法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7 |
侯景儒;中国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发展的回顾与前景[J];地质与勘探;1997年01期 |
8 |
肖斌,赵鹏大,侯景儒;时空域中的指示克立格理论研究[J];地质与勘探;1999年04期 |
9 |
王银宏,彭润民,王建平,胡华斌;克立格算法的若干思考[J];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
10 |
罗周全;刘晓明;吴亚斌;刘望平;杨彪;;地质统计学在多金属矿床储量计算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7年03期 |
|
|
|
|
|
1 |
马洪滨;熊俊楠;;变异函数拟合方法分析[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
|
|
|
|
1 |
夏海平,周永宗,邓佩珍,黄智宪,陆民华;Nd(3+):YAG静态温梯法温场的设计[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
2 |
S.V.Bodyachevsky
,付麟堂;白宝石晶体生长时的温场[J];人工晶体学报;1983年03期 |
3 |
刘福云,曹余惠,杨琳,黄明芳,王亦民,兰志成;感应加热提拉法晶体生长温场的设计和调整[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
4 |
Ju. Linhart,Myron Pankevich;用数学模型计算生长大尺寸光学晶体加热系统结构 第2部分—在φ4 00mmCaF_2晶体生长中计算辐射-传导热交换的方法和结果(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4期 |
5 |
王崇鲁;提拉法(石墨电阻加热)生长兰宝石单晶的温场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82年Z1期 |
6 |
史榜春,陈淑芬;直径76mm[10·4]铌酸锂单晶的研制[J];压电与声光;1986年05期 |
7 |
尹志营,陈国宪;布里兹曼法生长单晶径向温场分布分析(英文)[J];天津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8 |
韩兆忠,胡国元,褚乃林,杨海;隧道二极管用锗单晶制备的温场设计[J];稀有金属;1998年02期 |
9 |
胡雄伟,裴荣富,史明魁;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J];矿床地质;1995年03期 |
10 |
汤明义,李洪海;黄海表面水温场的准周期变化分析[J];海洋通报;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