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误差研究

田云锋  
【摘要】:连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已成为监测地壳形变的主要手段之一,遍布于全球的数千个GPS台站为研究板块运动、断层滑动、强震形变场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在GPS位置时间序列中还包含了时、空相关的噪声,与构造活动造成的位移混叠在一起,难以分离。如何有效地提取与剔除GPS中的非构造成分已成为国际上的前沿研究。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对于加深GPS中噪声性质、起源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并最终有益于GPS应用领域的进展。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T 1天,即日尺度至十年尺度)误差,主要表现为共模误差(common-mode error,即CME),即全球框架下区域网空间尺度上GPS台站位置中的公共运动。论文从非构造噪声的特征入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来确定噪声的类型和强度、分析GPS台站周期性运动的振幅、相位特征,通过比较有色噪声的大小、周期项的振幅或相位、沉降或抬升趋势等,筛选出相对稳定的GPS台站;基于GPS台站残差位置时间序列,采用相关性分析来研究GPS台站间公共噪声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提取不同空间尺度上CME和瞬态构造信息的空间滤波技术;研究参考框架的稳定性对CME的影响。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GPS位置时间序列,本论文采用最新版本的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 v10.3)、模型,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rustal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即CMONOC)GPS基准站及100多个ITRF2005 GPS框架站自1999年以来近11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重新解算,所得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是本论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同时,本论文也参考了SOPAC(Scripps Orbit and Permanent Array Center)、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和CMONOC数据中心产出的GPS位置时间序列成果,在有色噪声、周期项、CME等方面进行了对比。 全球框架下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CME是相关噪声(并非白噪声)。本论文以中国境内GPS基准站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分析了CMONOC网络中GPS基准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有色噪声的类型,除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之外,还考虑了分数谱指数幂指数噪声、一阶高斯-马尔科夫噪声、带通滤波噪声,发现CMONOC网络中主导有色噪声类型为闪烁噪声,这与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一致。经过空间滤波后的GPS位置时间序列中噪声的大小(尤其是闪烁噪声)明显减小,表明CME主要具有闪烁噪声的性质。考虑有色噪声时,各站的速率估计方差要增大一个量级以上,但多在1 mm/a以内。 基于本论文的CMONOC数据再分析结果,获取了GPS基准站周年运动特征的新认识。在海拉尔(HLAR)、哈尔滨(HRBN)等地发现了难以解释的周年运动。而几个短基线台站对(如长春CHAN-CHUN、昆明KMIN-KUNM)的对比结果显示,局部因素能够造成周年项振幅或相位的明显差异。对于周边没有其他GPS连续站的台站来说,对其观测结果的解释要慎重。探索了GPS位置时间序列中周期项的起因。计算了大气、土壤水等地表质量负荷造成的垂向周年运动,发现大多数台站的垂向周年项可以用负荷效应较好地解释,但是在南方台站(QION、YONG、XIAM)、拉萨(LHAS、LHAZ)、和塔什库尔干(TASH)等地,仍有较大的残余周年项振幅,表明尚存在其他未知的因素或较大的模拟残差。针对拉萨站,地球物理负荷改正后尚有2~3 mm的残余振幅,其周边GPS台站的验证结果表明拉萨GPS台站垂向周年项的相位没有明显异常,振幅偏大。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GPS垂向分量周年项主要受到地表水体因子控制,存在明显的相位变化。 在CMONOC及周边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台站的位置时间序列中均发现了周期约为351/n(n=1,…,6)天的“异常”周期项。此类周期项是全球框架下GPS位置中CME的组成部分,经过空间滤波后,大部分“异常”周期项消失。地表质量负荷造成的位移序列中并没有与前述“异常”周期项对应的成分,不是异常周期项的来源。 提出了一套新的空间滤波思路用于提取共模分量( common-mode component,即CMC)──即传统的CME和区域构造信号。该新方法采用两种加权因子:1)采用台站残差位置时间序列间的相关性大小作为距离加权因子;2)利用基于CMC基准站的Voronoi图形面积作为方位加权因子。与传统的区域叠加滤波方法相比,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加权叠加滤波能够带来5%~15%的残差RMS(root mean square)改进。通过变换距离因子,新方法能够提取不同空间尺度上的CMC,例如发生在消减带地区的慢滑移事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技术不再受空间尺度的限制,也不需人工干预。 采用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技术分析了127个全球GPS台站的公共噪声,在96个台站提取到了CMC序列。较大CMC的台站位置与闪烁噪声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应,即CMC大的地区闪烁噪声也大,但与周年项的振幅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CMC的主要成分的空间尺度达上千公里,其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框架站的分布密度存在联系:即框架站密集的地区CMC小。因此,参考框架定义的不稳定性可能是CMC的主要来源。 本论文最后探索了框架站的非线性运动对GPS定位结果的影响:1)发现CMC、闪烁噪声等与框架稳定性存在相关性;2)在框架定义前进行大气压力负荷改正、消除部分垂向周年运动对框架定义的影响时,白噪声或闪烁噪声略微减小。 本论文的研究加深了对GPS中非构造信号的认识,在数据滤波和非构造信号消减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针对GPS位置时间序列中误差的分析还很有限,许多GPS数据获取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噪声尚需进一步的分析,仍需不断深入地开展研究,以加深对GPS信号和噪声剔除的理解,从而促进构造形变研究的进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博;张风霜;韩月萍;;多核函数法在GPS时序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2 王解先,葛茂荣,金国雄,钟伟;长距离GPS定轨定位软件在微机上的实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3 王遗南;全球定位系统在开来沉陷观测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1997年02期
4 张项铎,谢世杰;WGS—84转换为国家实用坐标的研究[J];隧道建设;1997年01期
5 王正明;关于GPS测时精度与共视问题[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8年02期
6 卓力格图,张爱华;GPS与GLONASS的坐标转换[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2期
7 牛安福,王琪,乔学军;断层活动的最优化定量方法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2期
8 张小红,李征航,徐绍铨;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GPS监测试验(示范)的精度评定[J];铁路航测;2000年01期
9 岑长华,肖青,张杰林,刘京晶,于宏,何钟琦,崔振奎;一种新的实用型城市基础信息采集系统——轻型飞机成像光谱集成技术系统[J];铀矿地质;2000年02期
10 党亚民,晁定波,许才军,赵少荣;利用GPS形变资料确定地壳形变的应变特征[J];测绘科学;2001年03期
11 李淑慧;VC~(++)6.0环境下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实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2年05期
12 郑瀚;GPS控制测量在重点工程中的实践探讨[J];城市勘测;2002年04期
13 王庆良,王文萍,崔笃信,朱桂芝,梁伟锋;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4期
14 马攀,文鸿雁;离散卡尔曼滤波用于GPS动态变形数据处理[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5 周小虎,孙顺新;单频GPS接收机在国土资源调查应用中的误差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年02期
16 李纪人;遥感和GIS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05期
17 孙占义,李毓麟;一个新的GLONASS与GPS的坐标转换关系[J];全球定位系统;2002年02期
18 谢运山;GPS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及数据处理[J];现代测绘;2002年S1期
19 李雷;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3年08期
20 荆永明;GPS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洪兵;郭泽荣;;旋转弹载GPS自动跟踪系统设计[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许东阳;寇艳红;;GPS L5信号双分量联合跟踪[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曹文涛;郭际明;;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的GPS轨道标准化方法[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8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2年
4 解祥成;丰光寅;晏黎明;;GPS水准在长江中游河道演变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Hsin-Tai Hsiao;Tsai-Hsin Chang;;Algorithm Design for Long-term GPS Satellite Orbit Prediction[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6 余涛;王云冈;毛田;曾中超;王劲松;;利用单站电离层测高仪与GPS数据的同化反演试验[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7 余涛;毛田;王云冈;曾中超;;利用同化方法进行GPS数据三维电离层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邓志国;Michael Bender;Galina Dick1;葛茂荣;Jens Wickert;;GPS单频机在水汽层析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李祖洪;郑晋军;张立新;;GPS有效载荷发展对北斗系统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沈悦;张雷;傅忠谦;王建宇;;基于符号位位并行运算的GPS信号快速处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云锋;GPS位置时间序列中的中长期误差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2 李平;智能GPS天线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伟;基于GPS和自包含传感器的行人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唐康华;GPS/MIMU嵌入式组合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田世君;高灵敏度GPS定位及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宋洪涛;GPS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白雪;基于农田特征的车载GPS运动模型辨识及定位误差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刘有贵;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锐;惯性辅助GPS深组合导航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宪冬;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昆学;GPS激光测距系统的算法研究及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耿丽红;基于GPS的车速监测系统校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皓;GPS测量数据后处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玲;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郭玲娟;GPS/GPRS技术在武警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蔡文明;基于A-GPS的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许志民;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GPS定位设备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兵;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缪祥柱;工程GPS数据的实用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安剑英;相关稳健估计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卫锋;芜湖建成GPS服务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安华高推出完整射频模块[N];人民邮电;2008年
3 侯新军 赵迎红;GPS解水库权属纠纷[N];中国测绘报;2008年
4 记者 梁晶晶;贵阳市公安局GPS定位锁定事发现场[N];法制生活报;2008年
5 代希泽;走出选购GPS导航仪误区[N];当代汽车报;2008年
6 吴江;仅有GPS“定”不了公车滥用的“位”[N];工人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玮炜;全市出租车将免费安上GPS[N];大连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杨颖;出租车免费安装GPS安全监控设备[N];鞍山日报 ;2009年
9 王涛;国测一大队出征西部开展GPS联测[N];中国测绘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宋轩;美国GPS:加速迈向第三代[N];解放军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