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园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制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各国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最有效率的部分。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同样发展迅速,并在吸纳就业、推动技术创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大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小、资产少、风险大等众多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融资难的问题上,始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坎”。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大大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当前的经济大环境背景,研究如何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扶持,帮助其应对危机,保持健康发展就显得更有意义。
本文站在产业园区的角度,以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园区及其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产业园区如何更好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国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和标准作了界定,然后参考国际上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界定,以我国的几个政界文件为标准,给出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并简单概括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投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及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落实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第三部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及特点出发,总结了我国企业的一般融资方式,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自身的特点、自有资金缺乏、直接融资门槛高等内、外部原因,表现出对企业一般融资方式的不适应,继而概括了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和特点。
第四部分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产业园区融资的体制特征。从美国、日本、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产业园区融资的成功经验,概括出其产业园区的主要体制特征,包括优越的软、硬件条件,吸引风险投资的有效机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等。对比我国的产业园区,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体制缺陷。
第五部分在对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园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先介绍了目前杨浦区三大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在支持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为。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情况、融资渠道利用情况等。在实证分析中也证实了前章所分析的我国目前的产业园区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体制缺陷。
最后,在借鉴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等国外产业园区的成功体制以及对我国产业园区体制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产业园区体制,从而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包括创建吸引风险投资的园区环境、探索集群式互助担保模式、推动科技型中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有效途径。在完善园区体制的基础上,我国政府也应有所作为,故继而提出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