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多普勒回波模拟与微动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微动目标电磁散射回波中包含精细的微多普勒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与目标物性参数,如目标质量分布特征、惯性比特征和发动机特征等之间具有特定的对应关系,被视为目标独一无二的特性,在目标识别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研究微动目标电磁散射回波数值模拟技术和微动特征提取技术,在工程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微动目标雷达回波数值模拟问题,本文提出应用准静态技术结合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实际雷达目标因微动激励的微多普勒雷达回波;针对微动特征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类改进的高分辨时频分析算法,并应用该算法对计算得到的微多普勒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从中提取出了目标微动的细节信息。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运动目标雷达回波模拟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背景、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进行了阐述;接着研究了准静态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准静态技术结合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微动目标激励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的方法和具体步骤;然后研究了微动目标低分辨雷达特征提取技术,对基于高分辨时频分布的两种微多普勒雷达回波瞬时频率的估计算法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并对实际中特别重要的目标微动分辨及微动参数估计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作为理论研究的应用,论文研究了直升机目标和弹道导弹目标分辨问题。首先分析了直升机目标的回波特性,计算了直升机模型激励的微多普勒雷达回波,并基于高分辨时频像提取出了直升机的运动信息;然后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技术(ICA)研究了中段弹道导弹弹头与诱饵分辨问题,由于低分辨雷达不具有距离分辨力,因此只有依靠弹头与诱饵运动形式的不同来实现目标分辨,这就要求能准确的从弹头与诱饵群目标多普勒回波中估计出各自的瞬时频率。论文给出了独立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算法实现的细节,并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成功的从弹道导弹弹头与诱饵目标群中分辨出了具有威胁的弹头。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
|
|
1 |
姜卫东;;弹道目标电磁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10期 |
2 |
周旦红,王晓宇,张俊杰,黄巍;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突变特征提取与定位[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5年04期 |
3 |
白宝兴;管道内表面质量检测系统设计[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06期 |
4 |
张亮;郭桂蓉;庄钊文;何松华;马莉波;;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
5 |
沈同圣;任建存;冯亚林;周晓东;;红外成像制导中目标识别方法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5期 |
6 |
刘守生,丁勇,胡寿松;一种特征提取新方法[J];信号处理;1999年S1期 |
7 |
李平,蒋振刚;神经网络对手写字符识别特征的提取[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8 |
孟国强;基于车辆牌照识别系统字符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河南科学;2003年06期 |
9 |
邵云生,徐国华;雷达舰船目标的混合特征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对抗;2004年02期 |
10 |
崔晨旸,石教英;三维模型检索中的特征提取技术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7期 |
11 |
张晓东,陈锋;基于非线性回归的自适应特征提取算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2 |
夏晓清,冯伟,赵荣椿;CPODW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图像内容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S2期 |
13 |
陈宇萍;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
14 |
李大鹏,张利群,赵岩松;红外无损检测中的裂纹特征提取和图形重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7期 |
15 |
吴玉斌,徐刚;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器人视觉处理[J];光电技术应用;2005年05期 |
16 |
孙蕾,周明全,耿国华;基于医学图像的数学规划支持向量机[J];计算机工程;2005年19期 |
17 |
夏庆观,路红,赵茜,王东霞;基于IMAQ的零件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9期 |
18 |
刘丽华;自动人脸识别方法研究与展望[J];内江科技;2005年05期 |
19 |
杨晓敏,吴炜,黎涛,何小海;基于Gabor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5期 |
20 |
夏庆观,路红,陈桂;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零件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