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辐射弹地面辐射源定位技术
【摘要】:纯角度跟踪是无源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靠传感器被动接收外部辐射源信号来实现目标的定位与状态估计,具有隐蔽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因而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侦查预警、反辐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系统可观测性是纯角度跟踪问题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反辐射等高观测速率应用中,受观测精度和平台运动所限,系统可观测程度在小采样间隔的时间尺度上会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滤波性能退化甚至滤波发散。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围绕纯角度跟踪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能够适用于高观测速率的纯角度跟踪算法。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分析纯角度跟踪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非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传统的非线性滤波原理,仿真实现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以及能够有效应对目标机动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2、针对高观测速率研究了纯角度跟踪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式n步前向预测的BOT方法。该方法在充分利用被动雷达接收的数据信息前提下,通过滑窗式n步前向预测方案,增大了预测-更新步间时间间隔,增强了系统的可观测程度,能够有效改善滤波算法的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滤波精度与稳定性好,可更有效地适用于高观测速率应用。
3、在高观测速率情形下,采用主被动雷达信息融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斜距测量辅助的辐射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主动雷达杂波信息以及被动雷达测得的地面辐射源偏角,得到反辐射弹与地面辐射源之间的大致距离,将该距离信息集成到滤波器中,以达到有效增强系统的可观测程度,提升高观测速率下滤波器性能的目的。在高观测速率情形下,该方法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适合工程实践的需要。
本文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非线性滤波算法相比,具有滤波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为解决反辐射等高观测速率下滤波性能下降问题提供了可行途径,适合工程实践的需要。并且对目标精确定位、对地辐射源攻击提供高精度目标状态信息以及主被动交接班时主动参数的预定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李红民;三国联合研制反辐射导弹[J];航空兵器;1999年02期 |
2 |
俞静一;反辐射导引头试验与评估[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4期 |
3 |
乙一;俄罗斯机载反辐射导弹控制系统[J];舰船电子对抗;1996年02期 |
4 |
怡放;马可尼公司展出一系列反装甲和反辐射的导引头[J];现代防御技术;1981年03期 |
5 |
房建成,周锐,祝世平;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的可观测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6 |
刘津鸣;美国海军成功试射先进反辐射导弹[J];飞航导弹;2000年06期 |
7 |
刘准,陈哲;局部可观测理论在INSGPS机动对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8 |
石秉良,张孝祖,薛念文,周孔亢;车辆悬挂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9 |
张耀国,邹兴业,许良元;基于BJ212半主动悬挂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0 |
刘忠,邓聚龙;等速运动观测站纯方位系统的可观测性[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6期 |
11 |
管带;AGM-88与大陆的防空——从美售台AGM-88看台湾的反辐射作战[J];舰载武器;2004年11期 |
12 |
周苏荃,柳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中关键量测误差的污染范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
13 |
李渊涛,陈哲,刘剑;SINS/GPS组合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14 |
陈小天;沈振康;;弹载被动测距算法[J];红外技术;2007年05期 |
15 |
程向红,万德钧;捷联惯性系统对摇摆运动下的初始对准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7年04期 |
16 |
吴迎新;刘沛;;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PMU优化配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7 |
陆培荣;论电磁矢势■的经典可测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18 |
吴宇平,杨宝奎,李正顺;国外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研究[J];飞航导弹;1995年04期 |
19 |
丛敏;德国继续研制 ARAMIS 反辐射导弹[J];飞航导弹;1997年01期 |
20 |
赵旭,袁富宇;一要素/二要素多方位定位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