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对地观测卫星已成为获取地面遥感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对地观测卫星因轨道与机动能力限制,不能长时间持续对地观测。飞艇等空基平台应用于局部区域对地观测有着平台机动灵活。观测持续时间长等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卫星的不足。为了综合利用天基平台的卫星和空基平台的飞艇等对地观测资源,提高对地观测资源的利用能力和观测效益,需要开展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的研究。
论文针对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关键技术,针对卫星平台和飞艇平台的资源特性与用户需求特点,研究卫星。飞艇对地观测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和协同规划方法。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上,主要工作包括:
1设计了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技术框架。论文首先分析了卫星与飞艇工作原理以及用户需求特点,然后通过分析总结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问题特点,参考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国际组织新提出的SWE(Sensor Web Enablement)标准设计了空天对地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框架。
2提出了多飞艇联合观测任务重调度算法。综合考虑驻空与巡航观测任务的整体优化,重点研究突发任务随机到达情况下的飞艇任务重调度技术。论文结合问题特点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并利用SWO(Squeaky-Wheel Optimization)算法的大邻域导向式搜索特点,分别基于局部重调度策略与迭代插入替换策略提出了两种任务重调度算法进行求解。仿真实验表明,两种算法针对不同的问题规模能够在时效性。优化度方面取得满意结果。
3提出了考虑地理因子的卫星成像质量预估方法。预估卫星成像质量,给出成像质量准则评价值是卫星多准则任务规划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别分析不同地理因子对可见光传感器辐射接收量影响,建立了考虑地理因子的可见光传感器成像质量预估模型;考虑地形起伏对SAR成像的影响,提出了利用DEM数据求几何畸变系数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地理因子的SAR成像质量预估模型;最后,结合ArcGIS软件实现了卫星成像质量预估软件模块。
4提出了面向需求的空天对地观测任务协同分配机制。通过分析不同任务(点目标。区域目标)的特殊需求(时效性优先。周期性观测。常规需求),基于合同网思想,分别提出了点目标。区域目标在时效性优先。周期性观测和常规需求条件下的任务协同分配机制。
|
|
|
|
1 |
刘永鹏;高金源;;权值编码遗传算法在单机任务规划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04期 |
2 |
李文皓;张珩;;无人机编队飞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飞行力学;2007年01期 |
3 |
顾中舜;陈英武;;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年06期 |
4 |
钟茂漪;美空射巡航导弹中规划系统的开发[J];飞航导弹;1995年05期 |
5 |
樊滨温;潘少静;张炯;吕伟新;王忠立;;空间机器人的任务规划和路径规划[J];电气自动化;1999年06期 |
6 |
任敏;胡红娟;沈林成;;巡航导弹智能控制系统[J];战术导弹技术;2007年03期 |
7 |
叶媛媛;闵春平;;多UCAV协同任务规划的层次分解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07期 |
8 |
史战伟;周成平;丁明跃;严江江;;基于进化计算的多无人飞行器协同航迹规划[J];战术导弹技术;2007年05期 |
9 |
林伟廷;田菁;朱华勇;沈林成;;鱼群算法求解无人机任务规划问题[J];计算机仿真;2007年12期 |
10 |
王迪;祝江汉;薛波;;基于GA的电子侦察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8期 |
11 |
陈哲衔;王清阳;裴海龙;;开放式数控系统任务管理的研究与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0年01期 |
12 |
汤俊;祝江汉;吴昊;;基于RGI的浮空器任务规划问题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3期 |
13 |
李长春;祝江汉;;面向移动目标连续侦察的电子侦察卫星任务规划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14 |
何清华,周友行,黄志雄,邓伯禄;凿岩机械手任务规划中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5 |
王堃,成晔,赵奔,梁娜,赵恒宇,王永慧;汽车装配工艺设计中的任务规划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年05期 |
16 |
周锐,成晓静,陈宗基;战术任务规划系统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4期 |
17 |
王沛;谭跃进;;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规划问题简明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0期 |
18 |
陈英武;白保存;贺仁杰;李菊芳;;遥感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8年05期 |
19 |
何玉安;俞涛;;服务约束下的制造网格任务规划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1期 |
20 |
冯柯;郑伟;李焕良;孙伟;马玉皓;;基于Agent的工程保障分队任务规划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0年03期 |
|
|
|
|
|
1 |
贺仁杰;姚锋;陈英武;邢立宁;龙运军;;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技术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巩应奎;周冰;;协同对地观测任务规划的效能评估[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3 |
陈英武;谭跃进;贺仁杰;李菊芳;刘洋;方炎申;;多卫星任务规划问题研究[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
4 |
冯加宁;;基于知识库的机器人任务规划[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
5 |
李菊芳;谭跃进;;卫星观测的全周期任务规划[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
6 |
张树义;张曦;焦健;张兆永;朱洋波;;基于组件的航空遥感任务规划、监测与评估一体化系统的开发[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7 |
任敏;胡红娟;沈林成;;战术任务规划决策支持技术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8 |
冯琦;周德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大规模UCAVs任务规划方法[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
9 |
赵珂;郭玉华;王茂磊;;基于有向图模型的数传资源任务规划技术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
10 |
张聘义;强涛;翁晓东;;巡航导弹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