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抖激光陀螺控制电路的研究与优化
【摘要】:
机械抖动激光陀螺作为惯性导航的一种理想器件,具有成本低、寿命长、可靠性高、动态范围大等优点,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陀螺控制电路作为激光陀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寿命、控制特性以及信号的稳定性和相对误差是影响激光陀螺寿命和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文在激光陀螺控制电路小型化、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激光陀螺谐振腔体建立了控制电路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电路的控制特性、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作了详细的分析,对部分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
论文首先用Pspice仿真软件对现有激光陀螺控制电路进行了功能仿真,分析了电路各部分性能指标,建立了激光陀螺控制电路的近似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控制电路的控制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控制算法做了优化。
其次,分析了电路安装在陀螺壳体内后的电磁干扰对电路本身的影响,探讨了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减小电磁干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路各模块的布线要求,并改进了部分电路布局。
再次,详细分析了前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计算了前置放大电路的各种参数,提出了电路改进的几个方案,针对原电路的缺点,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前置放大电路。最后,对激光陀螺数字控制电路做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数字控制电路能够满足激光陀螺抖动控制、稳频控制的要求,并且控制效果优于模拟电路。
|
|
|
|
1 |
张宝昆;;“阿里安”运载火箭准备采用激光陀螺[J];国际太空;1986年08期 |
2 |
付文羽,彭世林;Sagnac效应与激光陀螺[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
3 |
田海峰,王登顺;激光陀螺快速寻北仪的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4年05期 |
4 |
;激光陀螺的现状与展望[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
5 |
金文凯;激光陀螺与鱼雷捷联惯导[J];鱼雷技术;1999年01期 |
6 |
郭美凤,杨海军,滕云鹤,章燕申;激光陀螺惯导系统扰动基础上的初始对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7 |
张代兵;一种基于Allan方差方法的激光陀螺性能评价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
8 |
黄敏;田海峰;李志刚;;激光陀螺放电噪声研究[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10年02期 |
9 |
林金永;激光陀螺与箭载计算机间的实时高频输入接口[J];航天控制;1996年03期 |
10 |
肖贵遐,丁金星;无源谐振腔激光陀螺实验系统的研制[J];激光技术;1998年02期 |
11 |
A.A.Dovbeshko;I.V.Kaminska;马宝国;;自适应式激光陀螺[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年04期 |
12 |
;激光陀螺研制中的几个问题[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75年02期 |
13 |
徐毅;;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原理样机鉴定通过[J];计量技术;1981年10期 |
14 |
张运良;;英国激光定向陀螺单元[J];航空电子技术;1983年03期 |
15 |
戎瑞;;国外激光陀螺发展现状[J];激光与红外;1984年07期 |
16 |
张良云;;激光陀螺与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17 |
严吉中;陈平;;激光陀螺谐振腔与金属电极的封接[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2年06期 |
18 |
;光学导航、制导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2期 |
19 |
赵忠,侯淑华,吕承鑫;激光陀螺组合非精确柔性三位置测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20 |
付文羽,陈正武,彭世林;Sagnac效应与激光陀螺[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