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组网误差配准算法研究
【摘要】:
数据配准是雷达组网信息融合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雷达系统误差估计。目前已有的系统误差估计算法大多存在模型简单、约束条件多等不足,最关键的是它们对可观测问题考虑较少。然而理论与实践证明,可观测度对于系统误差估计算法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决定性的。
论文围绕可观测度展开分析,重点解决低可观测度条件下的系统误差估计问题。主要工作如下:
(一)针对可观测度对系统误差估计精度的影响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建立雷达组网误差估计模型,提出基于可观测度检测的系统误差估计算法。根据分析,采用目标真实航迹数据和雷达观测数据构建的系统误差估计模型的可观测度是近似相等的,以此为依据,本文通过间接检测的方法评价出系统的可观测度,解决了上述问题。仿真实验表明,算法整体性能优良。
(二)低可观测度条件下,观测数据分布不平衡、信息矩阵条件数增大会使噪声对系统误差估计的影响加剧,进而导致估计值发散。提出基于低通滤波预处理的系统误差估计算法,对原观测集进行预处理,最大限度地滤除数据中的噪声,由此提高系统误差估计精度。仿真实验表明,算法性能较已有算法显著改善。
|
|
|
|
1 |
吴泽民;任姝婕;刘熹;;组网雷达系统误差合作校准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8年S1期 |
2 |
赵杰;江晶;盖旭刚;;三维空间运动异质传感器的配准[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3 |
齐秀丽;;数据点云预处理技术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4 |
何少林,李海亮;调整触发检测参数的图形界面工具[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6期 |
5 |
杨宏文,郁文贤,胡卫东,吴建辉;基于可测度分析的雷达系统误差估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6 |
徐昉,吕建明,沈宪章,章玉政,邱道尹;粮虫检测系统中图像预处理的初步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7 |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认证中心发布8种电信产品新标准认证实施要求[J];邮电设计技术;2006年07期 |
8 |
康彦肖;庞超;;实时视频图像拼接在工程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8年05期 |
9 |
冯富强,陈鹏举,武传华,丁亚飞;低信噪比条件下DS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J];通信学报;2002年09期 |
10 |
傅德胜;刘珍丽;;印鉴图像配准与特征提取[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2年03期 |
11 |
李吉超;赵卫东;王树梅;;审图系统中的图纸一致性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年24期 |
12 |
吴倩;邓中民;;数字图像处理在原棉异物检测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3 |
黄兆泼;;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7年07期 |
14 |
胡钢,江冰;8086双机容错系统的软件设计[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1996年02期 |
15 |
杜小军,张树京,黄绣坤;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厚度与空洞数据的子波分析[J];无损检测;1996年08期 |
16 |
苏保河;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检测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17 |
丁毅敏,柯亨玉,吴世才,杨绍麟;一种高角度分辨率算法的稳定性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
18 |
朱六璋,周颢,王光荣;公路征费计算机集成监控[J];计算机应用;2000年05期 |
19 |
刘浏;转炉控制信息与在线检测技术(上)[J];冶金自动化;2000年02期 |
20 |
郧建平!430079,张望先!430079;数字式齿轮双面啮合仪的动态性能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