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波形设计的SAR抗干扰技术研究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雷达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高分辨成像的能力,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SAR干扰和抗干扰是最近几年开始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各国的军事秘密,因此相关报道的很少。本文主要针对SAR抗干扰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SAR的发展和工作原理,干扰和抗干扰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几种干扰和抗干扰方法的对比,得出一个结论现有的抗干扰方法对场景散射欺骗干扰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第二章,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难以抑制场景散射欺骗干扰的问题,对随机初相和调频率极性捷变相结合的抗干扰方法进行了分析。使干扰信号无法充分获得SAR处理器在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压缩增益,提高了信干比;随机初相的抗干扰效果与一个合成孔径内取样点数有关,取样点越多,抗干扰效果越好;限幅可以大大的改善调频率极性捷变的抗干扰效果。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第三章,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难于侦获主瓣干扰源和无法抑制场景散射欺骗干扰的问题,对正交编码捷变和随机初相结合的抗干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相邻慢时刻采用相互正交的脉冲编码信号,使得基于转发的干扰无法获得距离向的匹配压缩增益,同时在每个慢时刻使用随机产生的初始相位,使得干扰信号无法进行方位向聚焦,从而提高了信干比;在不可预知干扰所采用哪个脉冲参数对当前SAR进行干扰时,它仍可起到很好的抗干扰效果,且抗干扰效果和正交编码的个数有关,码的个数越多抗干扰效果越好。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第四章,针对合成孔径雷达难以抑制场景散射欺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向上叠加三次初相的抗干扰方法,同时结合调频率极性捷变和正交编码捷变抗干扰方法,进一步提高了SAR的抗干扰能力。三次初相的抗干扰方法最终采用的是调频率极性捷变的抗干扰思路,它同样可以与限幅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抗干扰效果。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总结,对全文进行结论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