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测试系统的研制
【摘要】:
传统抛光利用沥青作为抛光盘,上面不断添加氧化铈或氧化铁抛光粉,依靠抛光盘和抛光工件的相对运动进行抛光。抛光粉作用于抛光玻璃表面,其粒度大小及分布特性是影响磨削能力和抛光后玻璃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粒度分布要小而均匀,才能保证抛光质量。本文针对纳米量级抛光粉粒度检测问题,研制出一套实用性强、小型化的实验系统用来检测纳米量级颗粒粒径分布。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
1,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纳米粒子检测方法,就其应用领域和测量范围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动态光散射技术。动态光散射技术(DLS)是测量纳米颗粒粒度的有效方法,也称光子自相关光谱法(PCS)、准弹性光散射法或光强涨落光谱法。
2,对动态光散射的实验方法以及反演算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根据动态光散射原理进行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建立了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测试装置,测得光强涨落曲线,进行了自相关运算;从实验曲线出发,用指数函数对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衰减时间;进而获得表征悬浮液中粒子运动的重要参数—扩散系数D_T,最后得到颗粒的平均粒度值为20纳米,与扫描电镜测试结果相吻合,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可靠性。
3,基于光强自相关曲线,通过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本论文采用了格雷码编码的遗传算法反演颗粒粒度分布的权重,算法的优化效率较高,自相关函数的拟合误差在100代时就小于10~(-3)。为今后研究抛光粉参量特性对抛光质量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
|
|
|
1 |
陈根社,陈新海;应用遗传算法设计自动交会控制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2 |
程浩忠;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6年03期 |
3 |
丰镇平,李军,沈祖达;遗传算法及其在透平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1997年02期 |
4 |
吴志远,邵惠鹤,吴新余;新的进化过程遗传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12期 |
5 |
艾德才,吴奇,张桦;用遗传算法求解重力场地层深度曲线[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998年03期 |
6 |
廖平,喻寿益;基于遗传算法的空间直线度误差的求解[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7 |
方良周,段启筠,李斌,刘欣,佟杰新;遗传算法在挖掘机反铲装置优化中的运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8 |
邓明荣,鲍永广,沈祖志;模拟遗传算法在热电厂运行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1998年02期 |
9 |
刘宝坤,王慧,李光泉;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英文)[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8年02期 |
10 |
廖平,喻寿益;用遗传算法精确求解平面直线度误差[J];机床与液压;1999年04期 |
11 |
翁妙凤;面向对象Flow-shop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2 |
周兆凯,周毓菁;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的耦合技术[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3 |
王凌霄;遗传算法中的连锁与变异[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4 |
余勇,万德钧;遗传算法在陀螺温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5 |
黄海贇,戚飞虎;利用遗传算法精确标定摄像机参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16 |
李松晶,王莹,鲍文;新型阀用电磁机构的组合优化设计[J];电机电器技术;2000年03期 |
17 |
樊会元,席光,王尚锦;应用几何遗传算法对叶栅进行改进设计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
18 |
张群会;复杂系统可靠性冗余的遗传算法[J];机械强度;2001年03期 |
19 |
李秀,刘文煌,姜澄宇,王宁生;遗传算法在车间批量生产计划问题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20 |
王新生,姜友华,涂超;遗传算法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