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与几何结构反演研究
【摘要】:
利用高分辨成像及极化信息处理技术对SAR图像中的典型人造目标进行提取及几何结构反演,是SAR战场侦察及情报获取的重要任务,也是SAR图像解译的前沿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立足于高分辨极化SAR雷达体制,以战场侦察为应用背景,以提高极化SAR战场目标情报分析及处理能力为目的,深入开展了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与几何结构反演的研究工作。
第一章介绍了极化SAR系统的发展状况,归纳了极化SAR图像解译技术的研究现状,特别指出现有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与几何结构反演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深入研究了极化SAR图像目标对比增强问题。传统的对比增强处理通常直接基于人工划分训练样本进行增强,对于极化特性非均匀区域的增强效果较差。针对此不足,提出了基于样本像素筛选的极化SAR图像目标对比增强方法,结合“基于极化分解的初步筛选”及“基于统计检验的最终筛选”等处理,提高了传统方法的增强性能。此外,特别针对高分辨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的对比增强,提出了基于改善极化相似性的增强方法。通过改善同类区域内部像素点的极化相似性,实现了对高分辨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整体区域的有效增强,增强结果更有利于后续的人造目标检测及提取等处理。
第三章深入研究了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提取问题。首先分析了传统提取方法在提取准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别引入频谱相干性特征及极化通道相关性特征指导人造目标的提取,提出了两种新的提取方法——基于散射机理分类与频谱相干性分析的方法、基于散射机理分类与方位对称性判决的方法。新方法可弥补传统方法因判别信息量有限而存在的不足,为多特征联合的人造目标提取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地,通过引入频谱相干性特征提取了确定性的人造目标像素点。对于此类像素点,可不经过统计平均而直接基于散射矩阵进行结构类型判别等解译处理,有效避免了邻近像素点对像素点真实属性的影响,提高了人造目标解译的准确性。
第四章研究了极化SAR图像人造目标几何结构反演问题。首先针对高分辨极化SAR雷达体制,分析了典型散射结构的空频域极化特性,揭示了空频域极化特征在散射结构类型判别及目标几何结构反演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CP-GTD模型与STFT处理的全极化散射中心空域极化特性分析方法。最后,利用空频域极化特征在全面揭示目标散射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空频域极化特征的人造目标几何结构反演策略。新方法结合极化分类、空域极化特性分析、频域色散特性判别等处理,不仅可克服传统反演方法在散射结构类型判别时存在的模糊性,还可反演特定散射结构的几何参数,反演更为准确和彻底。反演结果可为极化SAR图像解译及目标识别提供直观而有效的判别信息。
第五章系统地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创新点,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
|
|
1 |
史延科,史忠科;基于超级连通的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4年05期 |
2 |
胡君;一种快速求图像目标质心的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5期 |
3 |
郭旭平,李在铭;图像目标的可视识别与智能跟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8期 |
4 |
袁峰;杜宇人;吴震宇;;基于Gabor小波和神经网络的图像目标识别[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钱博;金林;;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SAR图像目标识别[J];现代雷达;2010年04期 |
6 |
邹策千;朱丽波;王亮;;序列图像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提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7 |
沈定刚,戚飞虎,李春茂;智能型目标识别系统[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年03期 |
8 |
郭旭平,李在铭;跟踪系统中图像目标的快速提取技术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9 |
袁湛;何友;蔡复青;;一种多目标环境下的SAR图像自适应CFAR检测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04期 |
10 |
魏波,李晓峰,李在铭;任意指定图像目标的实时检测与跟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5期 |
11 |
王扬帆;;DSP在视频图像目标检测跟踪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8年07期 |
12 |
白成林;红外图像目标动态视觉处理系统[J];电脑学习;1996年03期 |
13 |
徐立亚,林纯青,戚飞虎;图像目标区域定位模糊法实现[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年03期 |
14 |
刘伏虎,任世宏,朱贵明;一种图像目标实时识别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5 |
宗思光,王江安;一种新的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6 |
周庆瑞;原魁;邹伟;王辉;;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彩色图像目标分类方法[J];机器人;2006年02期 |
17 |
沈翀;;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最大熵估计的盲视频水印算法[J];硅谷;2010年22期 |
18 |
宋克欧;黄凤岗;兰晓亭;;二值图像目标质心快速搜索跟踪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8年02期 |
19 |
余农,李予蜀,王润生;自动检测图像目标的形态滤波遗传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1年04期 |
20 |
陈东,黄勇杰,沈振康;红外图像目标分割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