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估研究
【摘要】:空间数据的现势性要求,使得多源空间数据融合与数据持续更新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空间数据匹配是数据持续更新与融合的关键技术,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却始终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匹配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不利于匹配结果的后续利用。因此需要对空间数据匹配的质量及其评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以几何精度作为质量评估主要依据,主要针对居民地要素的几何匹配质量评估问题,建立了一系列几何匹配质量评估的途径和方法,并设计实现相应的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概括起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估策略。通过比较匹配质量问题与一般矢量数据质量问题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居民地匹配质量问题的内涵;结合对居民地匹配结果各质量元素的分析,确定了以几何精度度量作为依据的评估策略。2.建立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分评级模型。结合居民地匹配质量评估特点,改进一般矢量数据质量评估中的缺陷扣分模型,得到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估缺陷扣分模型,从而建立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分评级模型。3.提出了基于形状相似性度量的匹配错误检测方法。针对居民地实体形态特点,提出了关键点内插和格网叠置分析两种居民地形状相似性度量及匹配错误检测方法,分别应用于1:1匹配情况和非1:1匹配情况的居民地匹配错误检测问题。4.提出了多指标灰色关联自定权的匹配正确性判断方法。将图形数据差作为位置、面积、方向三种几何精度质量子元素的度量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确定其权值,得到综合图形数据差,并作为居民地匹配正确性判断的依据。5.构建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估模型。依据评估策略,依次利用基于形状相似性的匹配错误检测方法、多指标灰色关联自定权的匹配正确性判断方法以及质量评分评级模型,建立了居民地几何匹配质量评估模型,并对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匹配方法的居民地匹配数据进行了评估,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
|
|
|
1 |
刘闯;钱海忠;何海威;;采用主成分分析的面状居民地匹配指标简化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年03期 |
2 |
钱天久;;对中小比列尺地形图上居民地平面图形表示的探讨[J];地图;1989年04期 |
3 |
黄万华,宋金叶,郭玉箫;河南省居民地面积增长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3期 |
4 |
戚鹏程;李启明;宋松岩;;农村居民地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与分析[J];测绘科学;2013年06期 |
5 |
顾娟;陈军;张宏伟;周启鸣;;基于遥感影像的居民地提取研究综述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0期 |
6 |
潘旭冉;杨帆;潘国峰;;采用改进全卷积网络的“高分一号”影像居民地提取[J];电讯技术;2018年02期 |
7 |
陈洁丽;刘永学;李满春;申成磊;胡炜;蔡文婷;;一种基于遥感数据快速提取居民地信息的新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
8 |
刘涛;段晓旗;闫浩文;王中辉;张黎明;;基于空间相似关系的居民地群组目标地图综合质量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2期 |
9 |
杨存建;吴贵蜀;倪静;程武学;;四川省居民地分布特征知识发现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年06期 |
10 |
陆尘;杨晓梅;王志华;;基于样本自动扩充的街区式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年09期 |
11 |
熊俊楠;韦方强;江玉红;苏鹏程;;基于谱间特征与多种指数分析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J];测绘科学;2013年02期 |
12 |
陆尘;杨晓梅;王志华;;基于样本自动扩充的街区式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年09期 |
13 |
叶建栲,任留成,赵琪;带晕线的居民地符号的自动识别[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4 |
杨存建,周成虎;基于知识发现的TM图像居民地自动提取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1年01期 |
15 |
路威,张峻,刘学忠;几何信息分割算法在居民地提取中的应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6 |
祝国瑞
,黄采芝;一览图上居民地要素语义信息量的测度[J];武汉测绘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
17 |
晏雄锋;艾廷华;;中小比例尺下居民地综合及冲突处理[J];测绘科学;2016年04期 |
18 |
许俊奎;武芳;魏慧峰;姬存伟;钱海忠;;面状居民地匹配的空间认知特点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
19 |
安如,赵萍,王慧麟,冯学智,何凯;遥感影象中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与制图[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
20 |
杨瑞红;董春;张玉;;汶川县居民地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测绘科学;201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