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飞行器影像场景配准与目标监视技术研究
【摘要】:面向基于动态环境的无人飞行器目标实时监视需求,以快速、准确获取运动目标的位置和场景属性为目的,本文针对可见光、红外序列影像的特点,从无人飞行器影像的不变性匹配、仿射变形目标匹配关联、跨场景影像配准、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主要有:
1,分析了无人飞行器目标监视技术的组成和流程,设计了目标监视系统架构。
2,分析了局部不变性稀疏特征匹配各方法的原理,针对无人飞行器序列影像的应用特点,提出空间分布控制方法来设置SIFT匹配的取舍参数,使匹配点更加均匀;在搜索策略上采用改进的k-d树提高处理速度;并以实验对比了各方法优缺点。
3,引入了基于ASIFT经纬度模拟的大倾角影像地物目标关联算法。在低分辨率层模拟目标影像成像时的倾斜纬度和旋转经度,使用尺度不变算法获得与搜索影像相似的模拟影像;完成选定模拟影像在高分辨率层对应影像的精确匹配。克服了无人飞行器大倾角拍摄时带来的仿射变形影响,保证了序列影像目标框定的稳定。
4,提出一种基于稠密SIFT流的跨场景影像配准算法。将稀疏特征改进到逐个像素对应的稠密特征,同时保持空间离散性,并将多尺度信息量度量引入到二维影像中,由粗到精完成不同场景的影像对应关系。影像不同场景配准实验证明,本方法完成了传统像素级影像配准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5,提出结合空间结构与Mean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针对红外影像特点,采用了小波滤噪的方法降噪。对序列影像相邻帧采用SURF配准的方法检测运动目标,依据Kalman滤波方法对运动目标预测;从搜索区域提取中心点空间结构描述符,与颜色直方图连接,结合MeanShift修正跟踪目标位置。解决了目标跟踪时的遮挡、大小变化等问题。
6,研究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原理和过程,结合Adaboost和混合粒子滤波完成无人飞行器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利用学习型Adaboost建议分布快速检测到场景中的目标,生成运动目标检测结果。采用混合粒子滤波的方法,用Adaboost生成的假设检验和目标动态模型信息组成混合模型来构建建议分布函数,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跟踪。
|
|
|
|
1 |
严浙平,边信黔,戴学丰,施小成;数据融合的精确极大似然配准算法在六自由度DPS中的应用[J];船舶工程;2000年06期 |
2 |
周永新,罗述谦;基于形状特征点最大互信息的医学图像配准[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7期 |
3 |
严庆光
,李明哲
,隋振
,孙刚
,任永政;三维工件测量与划线系统在多点成形中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3年05期 |
4 |
周正东,李国昭,滕皋军;心脏冠状动脉数字造影图像增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5 |
王世杰,罗立民;功能磁共振时间序列图像快速配准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龚达;基于FEM方法的医学图像配准的预测矫正系统[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7 |
罗先波,钟约先,李仁举,周绿;基于标志点的多视角三维测量数据配准技术的研究[J];计量技术;2004年05期 |
8 |
袁永照;向茂生;吴一戎;韦立登;;波数域算法在机载双天线干涉SAR成像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0期 |
9 |
叶德荣,李坤成,李永忠,马斌荣,童隆正,汪伟;基于图像分割的MRI、CT脑图像自动配准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0年03期 |
10 |
张国瑞;多光谱多镜头CCD相机的光学配准[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1年01期 |
11 |
严庆光,李明哲,李东成;多点成形件检测中三维数据配准方法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9期 |
12 |
苏毛弟;晏磊;赵学军;卢宾宾;;基于小波变换的近平面影像数字配准方法研究[J];影像技术;2008年01期 |
13 |
杨明星,庄天戈;一种非刚性医学图像的点配准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4 |
陶军,邢渊,张永清;反向工程中自由曲面的数字化检测[J];机床与液压;2002年05期 |
15 |
赵杰;江晶;盖旭刚;;三维空间运动异质传感器的配准[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6 |
薛文东;王东风;俞超;张文强;;骨科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3期 |
17 |
任玉波;孙惠学;;CAD模型已知的自由曲面在线检测方法研究[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3期 |
18 |
陈倩;石敏;;测深侧扫声纳信号处理中基于相关系数配准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7年03期 |
19 |
尹丽华;安居白;夏妍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图像拼接算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
20 |
张开兴;张树生;白晓亮;;基于最小包围盒的三维模型的配准技术[J];机床与液压;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