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测量平差系统病态性的诊断与处理

郭建锋  
【摘要】: 在GPS数据处理、工程控制网平差、形变观测分析、大地测量反演等测量数据处理领域,系统的病态性问题是常见的,并且病态性的危害作用非常严重。如何针对测量实际,分析测量平差系统病态性的实质、克服或减弱测量平差系统病态性的影响、取得更为准确的参数估值和可靠的平差成果,是当前GPS等重大测量工程数据处理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已被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确立为现代测量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在较系统地回顾病态性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态性问题的机理分析、病态性的诊断与度量、病态性的削弱和克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处理病态性的一些方法及相应算法。 通过变量和数据列两种情况下对复共线性的讨论,理顺了复共线性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病态性的概念及其与复共线性的关系;对病态性问题的产生机理初步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病态性问题产生的危害分为计算和统计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技术——稳定性分析法,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就基于特征系统的特征分析法、条件数法和条件指标与方差分解比法等诊断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研究和探讨;对标准化及重新参数化与线性变换对病态性问题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对有偏估计理论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构造了未知参数的一种新的有偏估计方法——岭型广义逆估计,对其性质特别是在Pitman准则下的若干性质进行了讨论;接下来构造了另一种新的有偏估计方法——部分根方估计,该估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部分压缩估计。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说明这两个有偏估计是确能有效改进LS估计的新的有偏估计。 最后针对法方程解算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研究了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技术在直接解算病态观测方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观测方程进行扰动分析,基二奇异值分解技术,提出了若干种修正奇异值的方案,讨论了奇异值修正方案中偏参数的选取问题,并且结合模拟算例对这些方案在克服设计阵的病态性影响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书毕;加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4年05期
2 邱卫宁;王新洲;陶本藻;;测量平差教学体系的设计与研究[J];测绘通报;2006年02期
3 左廷英;邓才华;刘庆元;;关于《测量平差》课程改革的思考[J];矿山测量;2006年01期
4 梁玉保;何保喜;;高职高专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测绘通报;2006年05期
5 李杰;;高职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3期
6 陈本富;;关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的若干思考[J];北京测绘;2007年01期
7 丁克良;陈秀忠;杜明义;;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若干思考[J];测绘科学;2009年S1期
8 邓兴升;;提高测量平差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J];测绘工程;2010年03期
9 朱玉;赵卿;周兴东;;测量平差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测绘;2012年04期
10 李雪瑞;郝辉;胡玉祥;王学仁;;《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09期
11 曾令候;泛函方法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基本理论[J];测绘学报;1962年03期
12 陶本藻;矩阵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1963年01期
13 蒋滌源;对“泛函方法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基本理编”一文的意见[J];测绘学报;1964年04期
14 陈洪志;张秀英;;测量平差中观测值权的确定[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5期
15 李红伟;;关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16 王芳霞;城市测量平差系统的编制与实现[J];东北测绘;2000年04期
17 黑志坚,周秋生;测量平差教学改革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1年02期
18 覃辉;数学工具软件对测量平差教学改革的启示[J];测绘工程;2002年03期
19 归庆明,李国重;岭—压缩组合估计及其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1期
20 谢智颖,李清泉,彭军还;面向对象的测量平差软件设计与网络化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本藻;刘大杰;;我国测量平差的发展[A];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刘星;郭彩立;赵建云;;现代测量平差理论的进展[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3 徐昌荣;曾宪珪;李沛鸿;;图形化方式的测量平差程序开发[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邵泽行;马维瑾;;用Excel进行测量平差[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虞欣;魏克让;;用分极小法处理亏秩网的一种尝试[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伟;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平差与空间数据误差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阳;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张乐春;稳健估计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郭建锋;测量平差系统病态性的诊断与处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4 胡奇;水准网测量平差软件设计与开发[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