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GPS低轨卫星几何法定轨及动力学平滑方法研究
【摘要】:星载GPS定轨是目前卫星大地测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GPS卫星精密轨道和钟差,较深入地研究了星载GPS几何法定轨及几何法轨道的动力学平滑问题,利用CHAMP星载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几何法定轨及动力学平滑法定轨的试验。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是:
●分析了星载GPS定轨的误差源及IGS所提供的星历的精度,研究了GPS卫星钟差在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问题。通过IGS 15分钟间隔钟差的内插值与IGS 5分钟间隔的钟差比较得出,钟差内插精度可达0.046m,完全满足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的需要。
●分析了CHAMP星载GPS接收机的伪距观测噪声。结果表明,伪距噪声均方根值为0.236m,当卫星高度角小于30°时,伪距噪声开始明显增大。建议在精密定轨中伪距的测量精度应优于0.3m,相位的测量精度应优于3mm。
●研究了星载GPS非差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引用JPL和BERNE采用的非差观测数据的自动编辑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星载GPS观测数据的周跳探测、修复及粗差剔除。
●研究了几何法定轨的理论和算法,比较了载波相位对伪距进行平滑前后的定轨精度,并利用CHAMP卫星实测资料计算了CHAMP卫星轨道。结果表明,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能有效地提高伪距定轨的精度,用IGS精密星历及内插钟差与用JPL精密星历及30s间隔钟差得到的定轨精度基本相当。
●研究了几何法轨道的动力学平滑方法,给出了非保守力模型以及CHAMP卫星加速度计数据的使用方法,并利用CHAMP卫星实测加速度计数据对几何法定轨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平滑。结果表明,动力学平滑能有效改善几何法轨道精度。
●利用16天的CHAMP星载GPS数据进行了定轨计算。结果表明,几何法定轨的精度在径向、沿迹和法向分别达到0.6m、0.27m和0.25m,动力学平滑法定轨的精度分别达到0.35m、0.20m和0.222m。
|
|
|
|
1 |
季善标,朱文耀,熊永清;星载GPS精密测轨研究及应用[J];天文学进展;2000年01期 |
2 |
董晓军,黄珹;Geosat卫星定轨中的大气阻力摄动[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5年00期 |
3 |
梁开莉,贾鑫,吴冲华;倒GPS技术在小卫星星座定轨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4 |
刘林,季江徽,王昌彬;天体力学的几个热点问题[J];天文学进展;2001年02期 |
5 |
赵春梅,欧吉坤;由星载GPS确定低轨卫星初始状态解的误差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7期 |
6 |
荀巍,周建华;力模型误差对近地卫星定轨的影响分析[J];测绘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7 |
徐劲,宋金安,张挥,吴建民,刘世茂;一种同步卫星授时方法[J];天文学报;1996年02期 |
8 |
朱文耀,黄珹;我国低轨道卫星定轨精度分析[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8年00期 |
9 |
荀巍,乔书波,易维勇;中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分析[J];测绘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0 |
魏娜;;卡尔曼滤波在低轨卫星精密定轨中的应用[J];测绘科技情报;2007年02期 |
11 |
朱友良;用空间解析几何法确定合理贯通位置[J];矿山测量;1995年04期 |
12 |
郑武龙;;GPS纯几何法在低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4期 |
13 |
崔海涛,彭兆行;基于几何法的三峡升船机卷筒强度的可靠性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
14 |
赵威,王男;散射速度坐标变换的几何法描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
15 |
吴江飞;雷辉;王世忠;;一种新型非线性滤波理论及其应用[J];测绘工程;2008年06期 |
16 |
周建华;序贯处理与成批处理在定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J];测绘学报;1993年02期 |
17 |
陈金秋,郑凯东;关于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反问题的两种解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8 |
冯初刚,朱元兰;1992年LAGEOS卫星全球SLR标准点资料的分析[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5年00期 |
19 |
孙靖,董绪荣,吕宏伟,孙宪兵;GPS用于低轨道卫星定轨的误差精确修正和分析[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20 |
李芸;牵连运动为平移时点的加速度的求解[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