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氧胺联合阿霉素、顺铂及紫杉醇抑制MCF-7细胞株增殖的实验研究
【摘要】:
背景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内科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尽管对三苯氧胺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应用有否定的研究结论,NSABP B-16试验和NSABP B-20试验分别肯定了AC方案和CMF方案与三苯氧胺联用的优势。紫杉醇类与铂类化疗药物在乳腺癌二线化疗中的地位已获肯定。辅助三苯氧胺与含紫杉醇类或铂类药物联用的协同作用及长期应用三苯氧胺对细胞毒性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未能引起更多的关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在三苯氧胺治疗与阿霉素、紫杉醇或顺铂联合应用时,长期应用三苯氧胺对MCF-7细胞株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方法
1.MTT法确定紫杉醇及顺铂的IC50、IC30及IC10值。MTT法测定不同方法处理后MCF-7细胞的倍增时间。
2.流式细胞仪检测IC30及IC10两种不同剂量紫杉醇及顺铂单用、联用及与2×10~(-8)MOL/L三苯氧胺联用,三周期处理对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C-myc、caspase-3、MT、GST-pi、p170、Bcl-2、Bax、E-cadherin、VEGF表达的变化;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
3 流式细胞术检测与1×10~(-7)MOL/LTAM共同孵育8周、16周对细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MCF-7细胞ER/PR/EGFR/C-erbB-2表达的变化;West blot法检测EGFR/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
RT-PCR检测EGF侧C一ethB一2 mRNA的变化。
4,M竹比色法检测与1 xlo一7MoUL工AM共同孵育一6周后MeF一7
对顺铂、紫杉醇敏感性的变化;三磷酸腺普发光法检测与1人M
共同孵育16周后MCF一7对阿霉素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
P170、Bd一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阿
霉素的荧光强度,及Ghvec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结果
l,不同剂量顺铂(D一10、D一30)、紫杉醇(T-10、T-30)单独使
用、联用(L2一10、LZ一30)及二者与Zx 10一SMoL几三苯氧胺联用
(L3一10、L3一30)四种处理方法均导致MCF一7细胞GZ/M期阻滞;
四种方法处理后的MCF一7细胞S期细胞比例降低、G夕G;期细胞
比例升高,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p0 .05)。2x10一SMo眺三
苯氧胺与IC10剂量强度的紫杉醇+顺铂联用(L3一10)与 IC10
剂量的紫杉醇+顺铂(L2一10),三周期处理后MCF一7细胞S期比
例分别为5.8%、7%,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59士6小时及55士8
小时;Zxlo.SMOL几三苯氧胺与IC30剂量强度的紫杉醇十顺铂
联用(L3一30)与IC30剂量强度的紫杉醇+顺铂(L2一30),三周期
处理后MCF一7细胞S期比例分别为5.3%、4.6%,细胞倍增时
间分别为82士12小时及80士16小时。
2,IC10及IC30剂量强度LZ、L3处理三周期后细胞增殖、凋亡、
耐药、转移、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如下(表1,2)。
3,IC10剂量LZ一10、L3一10处理后第三周期凋亡+死亡细胞比例
分别为22%、23%,而IC30剂量LZ一30、L3一30处理相应则分别
为40%、37%,较未处理组凋亡+死亡细胞比例2%明显上升
(p0 .05),LZ一10、L3一10比较以及LZ一30、L3一30间比较均无统
计学差异(P0.05)。
4,lxlo一7MOL几JAM导致MCF一7细胞G了G,期细胞比例升高、S
期细胞比例降低;与1 x 10一7MOL/LEAM共同孵育16周后,McF一7
细胞ER、PR表达降低,EGFR、C一erbB一2表达升高:West blot
法检测EGF侧C一erbB一2蛋白表达升高;RT-PCR检测
EGF侧C一ethB一2 mRNA表达增强。流式检测Bcl一2表达稍降低,
Bax表达明显降低,Bcl一2忍ax比值明显升高,p170表达稍升高。
5,与1 x 10一7MOL几JAM共同孵育16周后,MTT法检测MCF一7
细胞对顺铂、紫杉醇敏感性较未处理时均降低,三磷酸腺昔发光
法检测对阿霉素敏感性下降,流式检测细胞内阿霉素荣光强度降
低。而Glivec可部分恢复TAM处理后MCF一7对阿霉素的敏感
性,并可使下降的细胞内阿霉素的荧光强度有所回升。
结论
1,2 x 10一SMoL几三苯氧胺与Iclo剂量紫杉醇+顺铂联用对抑制
MCF一7的增殖有协同作用,而与IC30剂量的紫杉醇十顺铂联用
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2,处理后的MCF一7细胞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倍增时间可作为对
三苯氧胺联合紫杉醇十顺铂化疗的效果评估的指标。单一指标可
作为独立疗效评价的指标。
3,处理后MCF一7细胞easPase一3、GST-Pi、P170、Bel一2、Bax、
E一cadherin、VEGF变化亦可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但单一指标
能否作为独立疗效评价的指标需进一步研究。
4,与1 x 10一7MOL/I JAM共同孵育16周后,MCF一7细胞对阿霉素、
J顶铂、紫杉醇敏感性均降低,Glivec可部分恢复TAM处理后
MCF一7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MT GST-Pi BCL一2 baxC一MYC
对照组10土2.0 10土1.4 7.58士2.0 14.2士2.2 17.2士2.2
LZ一10 12.4士1.0 16.2士1.5 12.3士1.5 10.9士2.0 15.3士2.0
L3一10 13.6士2.0 13.7士2.0 12.3士2.6 8.0士1.2 13.1士1.1
LZ一30 8.6士1.4 18.0士3.1 21.3士2.7 7.0士1.8 13.4士2.2
L3一30 8.6士1.0 19.7士2.2 20.5士3.5 7.2士2.3 10.6士2.7
表1
easPase一3P一1 70E一ead VEGF
对照组1.63士1.0 5.09士1.1 39.4士3.0 26.2士7.3
LZ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737.9
|
|
|
|
1 |
廖美焱,水华,周秀芳,陈惠祯;顺铂引起卵巢癌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的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4期 |
2 |
彭玮丹,张杰,曹云新,惠宏襄,金明,王成济;紫杉醇诱导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与细胞凋亡[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年05期 |
3 |
皋岚湘,丁华野,邓永江,刘光,吴霞,田玉旺,黄晓楠;乳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过表达生物学意义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1998年09期 |
4 |
郑军,姚榛祥;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1期 |
5 |
陈艺华,董敬朋,李春德,陆药丹,张盛;人乳腺癌c-erbB2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5年01期 |
|
|
|
|
|
1 |
王雄文,张积仁,沈雁,郑刚,钟灿灿;格列卫增加获得性他莫昔芬耐受MCF-7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
2 |
施斌,林李嵩,陈乃俊,张伟建,林耿冰,朱小峰;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体外辐射增敏作用机制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3 |
黄华
,吴俊伟
,陈林兴
,陈慎仁
,陈式仪
,翁建盛;金属硫蛋白在人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年02期 |
4 |
陈林兴,陈慎仁,陈泽钦,吴俊伟,黄华,陈式仪;金属硫蛋白在人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J];广东医学;2004年05期 |
5 |
唐兴刚;郭世宁;仇微红;李志华;;中药调节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年06期 |
6 |
余楠;雌激素对凋亡调控基因Bcl-2家族的影响及与乳腺癌的关系[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年03期 |
7 |
曾健,黎乐群,林进令;癌基因C-erbB-2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8 |
武国强,王晓宁,张会敏;中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J];河北中医;2004年11期 |
9 |
黄新苏;陈福;许锦阶;;复方中药“克瘤宁”对人食管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河北医学;2006年03期 |
10 |
杨培英,孙力,杨书良;乳腺癌病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邯郸医专学报;1996年03期 |
|
|
|
|
|
1 |
孙华斌;江典模;郁勤;;浅谈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
2 |
孙华斌;江典模;郁勤;;浅谈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
|
|
|
|
|
1 |
廖美焱,陈惠祯,水华,胡杰,杨庆忆,邱慧玲,陈红;顺铂、维拉帕米和环孢菌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02期 |
2 |
连利娟;卵巢癌化疗的现况与趋向[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年02期 |
3 |
周友珍,陈惠祯,杨庆忆,刘诗权,侯汉英;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6年09期 |
4 |
李培然,范维珂;细胞培养及涂片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
|
|
|
|
1 |
林江涛,苏楠,黄铁群,贾玉萍,何洁;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06期 |
2 |
李爱敏,苗向红,梁慧玲;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52例毒性反应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
3 |
韦怀新!510515,蔡绍曦!510515;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致听力下降二例[J];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
4 |
舒进忠;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临床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5 |
陈梓宏,余忠华,唐志;顺铂或紫杉醇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03年06期 |
6 |
许瑞莲,陈伟,叶建增,白桦,郑瑾;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50例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4年04期 |
7 |
邱全兰,李文瑜;紫杉醇加顺铂:进展期卵巢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J];循证医学;2004年03期 |
8 |
祝玉存,左宝丰;紫杉醇、顺铂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3期 |
9 |
周安喜;紫杉醇+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18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3年05期 |
10 |
侯松萍,刘晶,韩凤文;紫杉醇和顺铂联合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