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体内处理的供体脾细胞预输注诱导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摘要】:
地塞米松体内处理的供体脾细胞预输注诱导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地塞米松体内处理后的供者脾细胞预输注是否可以诱导肝硬化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为临床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方法:用四氯化碳蓖麻油溶液制作大鼠肝硬化模型,用双袖套法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进行实验,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实验分正常组、正常手术对照组(N-Control组)、肝硬化手术对照组(C-Control组),地塞米松体内处理组(Dex组)、脾细胞组(SpC组)和地塞米松体内处理的脾细胞组(Dex-SpC组)。正常组SD大鼠只采尾静脉血作肝功能对照;N-Control组供体和受体大鼠均不作处理;C-Control组供体不作预处理,受体为肝硬化大鼠;Dex组术前10天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处理供体大鼠共3天,受体大鼠为肝硬化大鼠,不输供体大鼠脾细胞;SpC组不用地塞米松处理供体大鼠,受体为肝硬化大鼠,术前7天输供体大鼠脾细胞(5×10~7);Dex-SpC组术前10天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预处理供体大鼠共3天,受体大鼠为肝硬化大鼠,术前7天经阴茎背静脉输注供体大鼠脾细胞(5×10~7)。观察各组大鼠移植术后的存活时间,术后1周肝功能(ALT、TBil)及病理变化。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地塞米松体内处理后供体大鼠的脾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1)各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N-Control组(n=7)MST=9天、C-Control组(n=8)MST=18天和Dex组(n=8)MST=15天,术后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别;SpC组(n=8)MST=34天,较N-Control组、C-Control组和Dex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Dex-SpC组(n=8)MST>100天,较其它各组均显著延长。(2)各组大鼠术后1周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N-Control组、C-Control组和Dex组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RAI评分在6—9之间,排斥反应较SpC、Dex-SpC组重;SpC组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RAI评分在4-6之间,排斥反应较
前三组轻,较Dex一SPC组重;Dex一SPC组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RAI
评分在3一5之间,排斥反应最轻。(3)各组大鼠术后l周肝功能变
化:N一Control组、C一Control组、Dex组、SpC组和Dex一spC组肝功能
TBil和ALT较正常组均升高;N一Control组、C一Control组和Dex组肝功
能示TBil和ALT较SpC组和Dex一SPC组均明显增高;spC组肝功能示
TBil和ALT稍低于N一Contr01组、C一Control组和Dex组,高于Dex-
spe组;oex一spe组肝功能示TBil和ALT明显低于N一eontrol组、e-
Co咖1组、Dex组和SPC组。(4)地塞米松体内处理后的脾细胞凋亡
率(32.40士5.61%),较正常大鼠脾细胞凋亡率(0.77士0.n%)明
显增高(只0.01)。
结论:地塞米松体内处理的供体脾细胞预输注能够诱导肝硬化大鼠
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耐受。地塞米松诱导供体脾细胞凋亡,预输注的脾
细胞不仅提供了凋亡细胞,也提供了供体抗原,受体吞噬细胞吞噬凋亡
脾细胞可以产生免疫抑制,受体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抑制的环境下加工
和处理抗原,产生免疫无反应性,从而对随后植入的移植物产生免疫耐
受。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