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耐药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病例中的表达
【摘要】:
目的:通过克隆临床乳腺癌病例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有效编码的cDNA片段,了解该基因在临床原发和复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耐药蛋白中最具代表的p-糖蛋白与乳腺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探讨耐药蛋白与肿瘤本身的发生发展有无关系。方法:利用反转录-PCR克隆出BCRP编码区部分的cDNA片段,并以此制备探针,对手术切除的原发乳腺癌和复发(曾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乳腺癌病例,新鲜标本中BCRP mRNA的表达情况,分别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回顾性分析p-糖蛋白与乳腺癌激素受体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之关系。结果:从临床乳腺癌标本中成功克隆出了BCRP 的编码区cDNA片段;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BCRP在原发乳腺癌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复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相比有增高;原发与复发乳腺癌组织中BCR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67%(6例中1例阳性)和33.33%(6例中2例阳性),但二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χ2=0.44,ν=1,p>0.5)。在肿瘤大小相同的条件下,P-糖蛋白阳性水平与ER及PR阳性水平虽有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水平成正相关。结论:BCRP存在于临床原发和复发乳腺癌病例中;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复发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量,要高于原发乳腺癌病例。说明BCRP在临床乳腺癌化疗耐药中,有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多药耐药基因在肿瘤中的过度表达水平不同,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不同相关;在转移倾向较大的晚期乳腺癌化疗中,其对化疗效果不佳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737.9
|
|
|
|
1 |
谢永芳,舒坤贤,梁亦龙,袁帅,张继承;小鼠胚胎发育中期肠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1期 |
2 |
王子良,许丽艳,李恩民;质粒制备和反应温度对嵌套缺失技术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2期 |
3 |
康振桥;季艳霞;杨志勇;苏光;崔彦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亚型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3期 |
4 |
安刚;黄天华;谢庆东;王德刚;;pCXN2-mIZUMO对C57BL/6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4期 |
5 |
朱斌;杨罗艳;赵晓昆;;膀胱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金属硫蛋白-3表达的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5期 |
6 |
张化东,傅蕙英;PCR技术在肿瘤检测及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7 |
杨丽萍,张玉笙,高运东,仲跻峰,侯明海,姜文学;家兔RAPD分析反应体系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
8 |
毕玉平,廖俊杰,单雷,王兴军,徐平丽;番茄双抗TMV和CMV基因工程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7年06期 |
9 |
单雷,毕玉平,王兴军,徐平丽,李广存;双抗TMV和CMV转基因番茄后代的遗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10 |
张学民,王金生;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方法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
|
|
|
|
1 |
曾爱华,何蕴韶,韩非;BC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5年01期 |
2 |
任金海,杜行严,郭晓楠,王颖,张静楠,林凤茹,董作仁;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1期 |
3 |
管俊,盛瑞兰,顾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02年03期 |
4 |
刘晓健,乔忠杰,吴乾瑜;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3年04期 |
5 |
刘晓健;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4年03期 |
6 |
朱文兴,裴再军,孙晓东;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J];安徽医药;2005年05期 |
7 |
孙宇萍,王树滨,陈亦欣,徐敏,刘雅洁,陈伟;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04年02期 |
8 |
吴达龙,黄丰,吕焕章;乳腺癌耐药蛋白——肿瘤多药耐药研究新进展[J];癌症;2003年04期 |
9 |
胡建达,郑静,陈鑫基,吕联煌,陈志哲;急性白血病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7期 |
10 |
任新敏;;乳腺癌健康宣教[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