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活性人工骨在脊柱肿瘤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摘要】:
脊柱肿瘤是脊柱外科领域重要的疾病之一。随着外科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外科治疗日益成为脊柱转移性肿瘤重要手段。但是对于脊柱肿瘤而言,外科治疗具有特殊性。脊柱由于其周围毗邻重要的结构,如脊髓、大血管、重要的脏器等。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切实的选择常常是不得不行边缘切除甚至是病灶内切除术。这是导致术后很多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复发之后的脊柱肿瘤又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载体作用,同时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显示其能提供较为充分的强度和刚度。CPC复合药物后,可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为了保持CPC的力学性能,在CPC中植入的药物含量不应过高。所以这一类药物必须是能够在很低的浓度就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来。
研究表明,在很低的浓度下,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多种肿瘤具有很好的诱导凋亡的作用,抑制率显著高于许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对于复发和难治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较小的副作用。
本研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抗肿瘤药物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及体外缓释的研究研究抗肿瘤药物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固化过程和理化等性能。研究表明以5%比例将As_2O_3和MTX粉末与CPC复合较适合临床应用要求。
二、抗肿瘤药物复合骨水泥体外缓释的研究。研究表明:缓释后As_2O_3和MTX复合CPC骨水泥的力学强度均有所增强。
三、As_2O_3白蛋白微球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为了能使As_2O_3药物复合骨水泥能达到更好的缓释效果,同时希望缓释后的微孔有助于骨长入过程,通过乳化热固化的原理构建了As_2O_3白蛋白微球,并进行理化性能研究。
四、As_2O_3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泥的构建和性能研究研究表明As_2O_3白蛋白微球(1%)与CPC骨水泥复合是较为合适的比例。单纯As_2O_3白蛋白微球缓释是AS_2O_3微球与CPC复合后释药速度的9.22倍。
AsZO: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泥缓释后力学强度有所增强。
抗肿瘤药物复合骨水泥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比较了三氧化二砷(AsZo3)、甲胺碟吟(MTx)、表阿霉素(EPI)对多种实休
瘤细胞的抑瘤作用。证实AsZO3在6.25u留ml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50%的
抑瘤率。将含1%AsZO:白蛋白微球CPC骨水泥在体外缓释系统中的d2、d5
及d7天的缓释液作用于培养的骨肉瘤细胞证实其具有很好抑瘤作用。
药物复合CPC对于脊髓功能影响的研究
观察AsZO3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泥、AsZO3白蛋白微球和MTX复合
CPC骨水泥对脊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sZO: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
泥和MTX复合CPC骨水泥对脊髓功能影响较小,适合临床应用。
药物复合CPC抗肿瘤作用的体内研究
通过将AsZO3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泥和MTX复合CPC骨水泥植入裸
鼠肺癌模型,研究证实AsZO3白蛋白微球复合CPC骨水泥具有较好的抑制
肿瘤生长,诱导肿瘤凋亡的作用。
本研究创新点:
1、探讨了抗肿瘤药物复合CPC骨水泥用于脊柱肿瘤的可行性;
2、首次合成了AsZO3白蛋白微球,
3、首次将AsZO3白蛋白微球与CPC
研究。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复合并进行了将其用于脊柱肿瘤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738.1
|
|
|
|
1 |
高勇,贾绍昌,王杰军,许青,郭静;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 |
张伟,张其清;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年06期 |
3 |
徐蔚,曹毅,张纪;壳聚糖微球释药机制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4 |
沈卫,刘昌胜,顾燕芳,胡黎明;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反应机理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4期 |
5 |
黄粤,刘昌胜,邵慧芳,肖艳平;萘普生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0年01期 |
6 |
钟延强,蒋雪涛,孙其荣,张国庆,王义;肝动脉栓塞用顺铂白蛋白微球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5年07期 |
7 |
王文波,陈中伟,陈统一,叶舜华,宋键,张树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生物学安全性试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8 |
王文波,陈中伟,陈统一;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
|
|
|
|
|
1 |
陈治文,夏俊,胡守芬,马栋柱,王丽;三氧化二砷诱导恶性黑色素瘤A_(375)和B_(16)细胞凋亡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4期 |
2 |
桂留中;陈礼明;;以壳聚糖为载体的抗肿瘤药制剂研制进展[J];安徽医药;2010年10期 |
3 |
连芩;李涤尘;张永睿;许宋峰;王臻;;立体编织构造的仿生微结构及对骨修复的促进作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
4 |
樊东辉,徐政,李世普,闫玉华,陈晓明;用海绵浸渍法制备多孔β-TCP生物材料[J];材料导报;2003年04期 |
5 |
黄琪;阮孜炜;李东旭;;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学性能[J];材料导报;2005年07期 |
6 |
李茂红;屈树新;姚宁;郭悦华;王岳峰;翁杰;;药物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综述[J];材料导报;2009年21期 |
7 |
韩要丛;崔学民;昝青峰;薛兴勇;王晨;董利民;;α-TCP水化生成羟基磷灰石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3期 |
8 |
阮孜炜,李东旭;磷酸四钙合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9 |
杨晓彤,吴波以,黄文铎;含硫酸妥布霉素的磷酸钙骨水泥对外伤性骨髓炎作用的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S1期 |
10 |
王宙,李智,蔡军;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与现状[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
|
|
|
|
1 |
沈卫,刘昌胜,顾燕芳;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反应、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J];硅酸盐学报;1998年02期 |
2 |
陈云华,李建萍,陈亮,曾斌,曾明新;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凋亡的研究[J];湖南医学;1999年01期 |
3 |
徐蔚,张纪;碳铂壳聚糖缓解释微球的制备[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4 |
徐蔚,张纪;碳铂壳聚糖微球对胶质瘤细胞作用的形态学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5 |
徐蔚,曹毅,张纪;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制备时的粒径控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6 |
王文波,陈中伟,陈统一;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最新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01期 |
7 |
樊东辉,戴红莲,刘雁,魏荣梅;药物载体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8 |
王文波,陈统一,陈中伟;羟基磷灰石水泥人造骨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1997年02期 |
9 |
徐蔚,张纪;碳铂壳聚糖微球瘤内化疗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
10 |
张鹏,王树叶,胡龙虎,施福东,邱凤琴,洪珞珈,韩雪英,杨惠芬,宋颖昭,刘艳平,周晋,金镇敬;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年02期 |
|
|
|
|
|
1 |
张万国,蒋雪涛,朱才娟,胡晋红;肺靶向利福平聚乳酸微球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主皓,蒋雪涛,徐风华;卡铂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性质[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02期 |
3 |
俞显芳,眭伟民;含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
4 |
杜艳,缪应雷,贾文祥;霍乱弧菌O_(139)菌毛微球疫苗制备初探[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5 |
何应,魏树礼;破伤风类毒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6 |
何应,陈志华,魏树礼;脉冲式破伤风类毒素聚乳酸微球动物免疫效果研究[J];药学学报;2001年09期 |
7 |
张海英,张强,李玉珍;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内生长激素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4期 |
8 |
陈亮,何凤慈,孟德胜;右旋酮洛芬-β-环糊精微球的处方优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9期 |
9 |
李玉珍,刘学涌,陈晓凯,常昆;两亲磁性高分子微球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4年09期 |
10 |
蒋栋毅,王中,缪丽燕,石健,周岱;布洛芬聚乳酸微球的合成和体外释放[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