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N-取代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
反应停曾经因为严重致畸作用一度被禁用,近年来对于其深入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反应停几经周折重新得到重视。本课题因此对反应停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及作用机制发现,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其发挥作用的必须基团,因此在保留这个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类反应停衍生物24个,其中23个为首次报道。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均经过1H-NMR确证,部分经过IR、MS确证。
通过4T1(一种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为:在九十六孔板中加入4T1细胞(培养基为在达尔伯克氏培养基中加入10%的小牛血清和1%盘尼西林),培养1d之后,按照设计加入药品,72小时之后,进行SRB测试,染色细胞以492nm波长测量计算细胞存活率。根据已测化合物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显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且大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反应停活性。依据化合物结构,进行构效关系探讨,希望能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
|
|
1 |
李瑞霞;刘钢;;反应停治疗风湿性疾病新进展[J];华西医学;2007年03期 |
2 |
赵振鹏;蔡姝;;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8例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3 |
莫汉有;蒋静子;覃泱;莫东华;周润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反应停的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3期 |
4 |
文执;;“反应停”:五十年恩怨[J];今日科苑;2006年09期 |
5 |
田耀文;用反应停治疗10例顽固性ENL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3期 |
6 |
陈素华;反应停的临床新用途[J];西北药学杂志;2003年03期 |
7 |
小茹;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1期 |
8 |
Cavenagh JD,Oakervee H,徐泽锋
,肖志坚
,郝玉书;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现况与展望[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年01期 |
9 |
张凤奎,王建祥,井丽萍,卞寿庚;反应停治疗原发性急性浆细胞白血病二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6期 |
10 |
L.M.Fu,C.S.Fu-Liu,马玙;反应停与结核病[J];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02年04期 |
11 |
任建新;反应停治疗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5例疗效观察[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2期 |
12 |
张永华;反应停依赖性患者1例[J];中国麻风杂志;1996年02期 |
13 |
孟梅白;;反应停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影响T细胞亚群[J];中国麻风杂志;1986年02期 |
14 |
沈宁江;;反应停治疗炎性皮肤病[J];皮肤病防治;1986年Z1期 |
15 |
郑家润;;口腔生殖器溃疡的研究和治疗,反应停的可能作用方式的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7年01期 |
16 |
蒋次亮;;反应停的神经毒性[J];皮肤病防治;1987年Z2期 |
17 |
章华;反应停治疗移植物抗宿主反应[J];新医学;1988年08期 |
18 |
沈大为;;氯喹、反应停治疗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对照观察[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19 |
侯显曾;冯惠明;肖永样;;反应停治疗白塞氏综合征(BS)一例[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
20 |
苏怀德;;从反应停事件中吸取教训[J];中国药学杂志;198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