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的凋亡素对胆管癌作用的研究
【摘要】:胆管癌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胆管特殊的解剖结构使胆管癌细胞容易沿胆管周围血管、淋巴管、神经周围间隙及疏松的结蹄组织生长和转移,呈现跳跃性,所以手术难以根治。加之胆管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而肝移植术后复发率又高,所以目前胆管癌的治疗效果难尽人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长足发展,肿瘤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些治疗方案已经完成了临床前期的实验,开始了临床的探索。但由于还存在诸如缺乏特效目的基因、基因转移的靶向性差、转导效率还比较低,以及转移基因的体内表达还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等问题,基因治疗还谈不上替代现行的常规手段。加之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协同作用、多因素参与和多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只靠矫正一到二种内源性基因的突变是很难取得满意疗效的,毒副作用也很难控制。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外来物质。最近报道的凋亡素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它是来源于鸡贫血病毒,是该病毒的功能蛋白,能引起鸡胸腺细胞和骨髓成红细胞的凋亡。人们将之通过基因手段导入人体细胞,发现它能引发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的细胞无此作用,并且长期表达于正常细胞没有观察到细胞转化和死亡。所以我们选择凋亡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其导入胆管癌细胞中,观察它的效用和可能的机制,并通过体外、体内实验了解它对胆管癌是否具有治疗作用,以期探索胆管癌新的治疗手段。
本实验我们通过PCR获得凋亡素基因,运用T4连接酶将它与PGEM-T Easy质粒连接,通过测序证实为全长凋亡素基因后与带荧光蛋白基因和CMV启动子的质粒连接。然后运用Adeasy-1系统构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凋亡素基因的腺病毒DNA,通过在293细胞内大量扩增后,运用氯化铯纯化和浓缩后制成高浓度的腺病毒。再用腺病毒感染胆管癌细胞株,用TUNEL染色了解凋亡素基因是否导致胆管癌细胞株的凋亡,同时观察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最后运用腺病毒治疗裸鼠种植性胆管癌,了解凋亡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及相关副作用。
主要的结果及结论如下:
1、通过酶切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含凋亡素基因的PGEM-T Easy-VP3质粒和含荧光蛋白基因及凋亡素基因的Padtrack-CMV-VP3质粒。便于永久保存。然后运用同源
|
|
|
|
1 |
张克君;李德春;;重组腺病毒mIκBα基因的构建及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
2 |
苏春霞;段相国;张艳丽;摆茹;陈溥言;;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3 |
田长富,李殿俊,申宝忠,刘旭,李天天;hTNF-α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抗肿瘤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02期 |
4 |
赵军,冯跃,孟荣贵,黄盛东;双自杀基因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与鉴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5 |
潘欣,王泳,张珉,赵平,潘卫,戚中田;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重组腺病毒对新生血管的抑制效应[J];生物技术通讯;2003年05期 |
6 |
陈珺,徐少勇,邓长生,王家宁,黄永章;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人突变p27基因重组腺病毒[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7 |
王文宏,惠国桢,马文雄,包大士,陈桂林,李向东;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FasL治疗人脑胶质瘤实验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8 |
祝联;陈付国;刘伟;崔磊;周广东;刘德莉;曹谊林;;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腺病毒BMP7后的成骨改变[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
9 |
何芬;范海虹;谢瑶;牛道立;;GM-CSF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XbaⅠ甲基化位点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6年03期 |
10 |
夏冬;徐亮;付华;綦晓龙;权毅;严律南;;重组腺病毒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与作用机制[J];中华肿瘤杂志;2007年11期 |
11 |
梁蔚芳;刘志华;骆抗先;;重组腺病毒介导的1.2拷贝HBV DNA在3种肝细胞中的表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2 |
汪思钧;亓文宝;徐成刚;罗开健;张桂红;叶贺佳;廖明;;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在猪体内的免疫试验[J];微生物学报;2009年05期 |
13 |
李巧;王志刚;冉海涛;钟世根;任建丽;李兴升;凌智瑜;;重组腺病毒Ad-EGFP/HIF-1α转染大鼠内皮祖细胞[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2期 |
14 |
廖丽姿;肖金刚;杨苗苗;孔子任;孙钦策;田卫东;;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2融合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
15 |
樊卫飞;王子盾;王平;刘平;卢春;;HIV-1型病毒蛋白R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的表达[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
16 |
徐雯;重组腺病毒诱导小鼠产生抗HCV结构蛋白抗体[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7年01期 |
17 |
魏旭东!100044,伏爽!100044,武莎莎!100044,王申五!100044,王德炳!100044;含血小板生成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Tpo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06期 |
18 |
陈琳,苟兴华,严律南,韩蕾,李德华,赵永恒,胡海洋;携带反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
19 |
姚家伟,周玲,王琦,左建民,曾毅;EB病毒潜伏膜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J];中国肿瘤;2003年01期 |
20 |
黄蕤,匡安仁,余海放,马超,唐恭顺;携带人NI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