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设计分析在灭鼠毒饵引诱剂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摘要】:
毒饵是灭鼠的主要方法,毒饵灭鼠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鼠
对毒饵的接受性。不同地区和/或不同种类鼠类对饵料的接受性不同,因
此进行灭鼠毒饵接受性试验是一项较经常的工作。现有的多种引诱剂组合
的灭鼠毒饵接受性试验的文献报道虽有不少,多系人为指定每种诱饵的一
种浓度。这样即使试验表明该种组合的毒饵接受性好,但单种诱饵浓度是
否为最佳浓度,组合是否为最佳组合,无法判定。同时,有选择性摄食试
验,常规的方法是在当地的鼠类捕获后带回实验室,或者简单地以大白鼠
或小白鼠进行单笼饲养试验。要捕获一定数量的鼠类难度较大。而且单笼
饲养摄食试验结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在自然状态下鼠摄食毒饵的情况。用大
白鼠或小白鼠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更需要进行现场试验加以证实。为探
寻更科学、有效而且简便的灭鼠毒饵配方的组合筛选方法,本文探索将析
因设计和正交设计两种多因素设计分析运用到现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中,
组合筛选毒饵引诱剂,并评价优选配方毒饵的灭鼠效果。这种试验还未见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一
文献报道。
“析因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试验现场选为南京东
郊。居民区及附近拆迁空地,面积约 75,000m’,主要害鼠为褐家鼠。将
食糖“L花生油旧L食盐u)各取 3种浓度水平和鱼粉*)取 2种
浓度水平全面组合后制备成36种0.005%溪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
、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每种毒饵有 4个试验点。有选择性摄
食试验方法为,每个试验点放食饵盒 2 /q,敞口相对放置。根据选点时基
饵盗食量,两只食饵盒内分别放入基饵和试验(对照)毒饵各 2009。24h
后用戮称量饵料剩余量。将食饵盒内各自饵料补足后放回原处并将两食饵
盒位置对换。48h后再次称量饵料。记录各点2日饵料盗食量。运用SPLM
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优选配方。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
场灭鼠效果试验。配方的优选方法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对各水平间相
差显著的因素,选取 K值最大的水平,对各水平间相差不显著的因素,选.
取比最大 K值低一等级的水平,组合成优选配方。根据方差分析结果,食
糖、食盐和鱼粉各水平间相差显著u<0.05人花生油各水平间相差不显
著叩>0.05人就组合成A8;C;D;的配方,即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配方,
其摄食系数为 1.94,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4。鱼粉的添加不但降低了
毒饵的接受性,而且与食盐间存在交互作用u<0·05人各诱饵间无二级
交互作用u>0.05人现场灭鼠试验用食饵法考核效果,优选试验毒饵的
灭鼠率为97.1%,对照毒饵为71.6%(P<0·皿1)。
“正交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试验现场选为皖东南
某部队农场两个相对独立的场区,面积分别为约 50,000d*场区)和
60,000fm场区),主要害鼠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将糖精u)取 2种浓
度水平,花生油u\食盐u)和白酒①)各取3种浓度选用厂steX3’)
正交表按设计组合后制备成 18种 0.005%澳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
一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运用SPLM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忧
选配方。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试验。有选择性
2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摄食试验方法和配方的优选方法同前法。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糖精各水平
间均相差显著(P<0刀5),、花生油、食盐和白酒各组水平间相差极为显著
①功刀01),就组合成人巳C队的配方,即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毒饵,摄
食系数为1.55,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1。现场灭鼠试验用布粉法考核
效果,忧选毒饵的灭鼠率为100%,对照毒饵为79.0%(P<0.05)。现场灭
鼠试验区的发现死鼠高峰时间比对照区早2天。
应用析因设计和正交设计组合筛选灭鼠毒饵,方法科学、简便、可行,
优选的配方现场灭鼠效果好。析因设计是多因素多水平全面试验的一种多
因素设计分析方法,比单因素设计能提供更多的试验信息,尤其是能反映
各因素各水平组合后的交互作用。缺点是当因素个数较多时,所需实验单
位数多,方差分析的计算量大。正交试验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和分析
试验结果。与析因设计?
|
|
|
|
1 |
张连奎;;鼠类进入毒饵盒摄食效果观察[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年06期 |
2 |
詹绍琛,吴锡进;新型毒饵盒在养鸡场灭鼠的效果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7年03期 |
3 |
俞振祥,陈国业;新会市工业区毒鼠站、毒饵盒巩固灭鼠效果现场试验观察[J];广东卫生防疫;1997年02期 |
4 |
陈桂兴,牟海军;用毒饵盒长期连续投毒控制家鼠数量的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5年01期 |
5 |
张剑倜;;大力普及毒饵盒 巩固灭鼠效果[J];医学动物防制;1987年02期 |
6 |
郭家棣,谯长林,赵成学;简易砖毒饵盒现场使用效果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8年02期 |
7 |
曹渊;;在食品行业大面积应用毒饵盒灭鼠的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1988年01期 |
8 |
任东升,刘起勇,孟凤霞,吴海霞,栗冬梅;红火蚁及其综合治理[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年04期 |
9 |
WALTER E.HOWARD
,阎可廷;灭鼠毒饵盒的放置[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8年01期 |
10 |
侯海锁;袁士辉;减宝珍;陈建敏;刘伟;;特殊环境用毒饵盒灭鼠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1990年03期 |
11 |
罗维沛,江钢锋,陈钦撰,洪延海;毒饵盒法作为巩固灭鼠方法的探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年03期 |
12 |
陈茂江,王光鼎;抽屉式鼠类饲养笼的制作[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9年01期 |
13 |
高文林,赵风山,马连权;废酒瓶代替毒饵盒用于控制家鼠危害的试验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8年02期 |
14 |
徐展华,郑火根,张招娣,徐光海;毒饵盒室内灭鼠效果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8年04期 |
15 |
刘传德;刘开军;刘金柱;;毒饵盒室内灭鼠鼠类盗饵情况的实验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1991年02期 |
16 |
曲宝泉;张奎卫;李凤霞;孙林;;不同毒饵盒内放置不同毒饵杀灭家栖鼠类效果比较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年06期 |
17 |
曹渊,刘维和;使用毒饵盒在食品行业大面积灭鼠[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87年03期 |
18 |
曲宝泉,陈贵兴,姜自强;毒饵盒、罐内投不同敌鼠钠毒饵灭家鼠效果比较[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7年03期 |
19 |
张剑倜;;放置毒饵盒是巩固特殊行业灭鼠成果的好办法[J];医学动物防制;1986年03期 |
20 |
曲宝泉;单宝德;霍新北;张世水;张奎卫;李凤霞;王学军;景晓;孙林;宫学诗;;4种毒饵盒对小家鼠和褐家鼠的灭效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