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损伤后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
【摘要】:
在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占据首位。如何减轻缺血造成的
脑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
一些脑区的神经元对缺血相对较敏感,短暂的缺血便可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海马CA1区即是这样一个区域,并且该区内的神经元与哺乳动物及人类的
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
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提出了许多假说,但其详细机制仍然不很清楚。单胺类
神经递质参与多种生理代谢活动(包括睡眠、体温调节、精神活动、情绪反
应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脑组织缺血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
常发生紊乱。目前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机理的研究还远
不及兴奋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等深入,但它们所造成的损害作用是肯定的。
实验表明,胰岛素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但该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单胺类
神经递质有无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探明这一问题,本实验进行了以
下两方面的研究:(1)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最佳
时间和剂量;(2)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酪氨酸
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
-hydroxylase,DβH)表达变化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
第 四 饵 医 大 半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一
主要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1.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室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效应、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
利用我所建立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经立体
定向脑室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全脑缺血
再灌注后6h内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以再灌注伤后立即
注射的效果最好,其最佳治疗剂量为1刀U,单次注射效果满意。
2.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采用上述模型,再灌注后立即经立体定向脑室内注射1刀U胰岛素,经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动物海马区单胺类物质含量,全脑缺血再灌注后6h,海马
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显著上升,但于id开始回落,3d已明显低于对照组,
sd又有回升并接近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后,6h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也显著上升,但明显低于同时间的缺血组,伤后*开始回落,3d、sd已接
近对照组。高香草酸Oomovanillic acid,H仰、5-羟吼@乙酸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谊产物,全脑缺
血再灌注后 6h海马区 HVA、5-HIAA含量开始上升,id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至3d回落,sd接近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后,6h组HVA、5-HIAA含量
明显上升,但低于同时间的缺血组,于*开始回落,至3d、sd已接近对照
组水平。
海马 CA区神经元 TH及 D p H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显示,对照组 TH
及 D0H呈阴性表达。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3d,海马 CAI区神经元 TH
及 Dp H表达阴性。至 sd,神经元 TH及 D日 H呈阳性表达。而应用胰岛素
治疗组的所有大鼠海马 CA区神经元 TH及 D fi H表达均呈阴性。以上各组
海马 CAZ、CA3、CA4区神经元 TH及 D 6 H均为阴性。
血糖检测结果表明,缺血前后胰岛素治疗组与缺血.组血.糖无显著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全脑缺血再漱注后6h内脑室内注射胰岛索具
4
第 四 旱 医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一
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以再灌注后立即注射的效果最好,其最佳治疗剂量为
1.OU。胰岛素可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重摄取,并调节其合成与
分解酶系的活性及含量来影响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成分,用以纠正其
代谢紊乱,从而发挥中枢的直接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无
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