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激肽对背根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的作用
【摘要】:
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是传导来自皮肤
及深部组织的躯体感觉以及内脏感觉的初级感觉神经元。DRG神
经元上分布着多种离子通道,它们是背根节神经元能够产生并传
递兴奋,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基础。
根据对河豚毒素(TTX)的敏感性的不同,钠通道可分为TTX
敏感型(TTX-S)和TTX不敏感型(TTX-R)。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电
压门控钠通道特别是TTX不敏感型,对背根节神经元的伤害性感
觉敏感性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道的电压门
控调节功能的改变,二是通道表达数量及分布的自主调控。
在诸多因素引起的疼痛中,炎性痛占了很大比例。炎性痛的
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炎性渗出物压迫神经纤维末梢,另一方面是由
于炎性介质(inflammation factor)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炎性介质的
作用途径和方式复杂多样,对于其作用的深入研究不但可揭示在
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痛觉传递、整合的机制,甚至痛觉产生的原因,
同时也可能为炎性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炎性介质是介导炎性反应及产生疼痛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大
体分为两大类: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和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
与疼痛紧密相关的有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组织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胺(Histamine),缓激肽(Br叨ykinin),5一HT(Serotonin)等,其
中以缓激肽的作用最强。这些炎性介质如何调节不同离子通道的
活动,进而改变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是目前疼痛机理研究中
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以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节神经元为实验对象,采用膜
片钳技术,着重观察了缓激肽对背根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以及诱
发放电的影响,分析了缓激肽可能的作用途径,同时观察了前列
腺素E。与缓激肽的共同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l、在电压钳方式下,全细胞方式记录了76个小细胞背根节
神经元(直径小于30pm)。记录了正常全细胞钠电流、钾电流和
钙电流。
2、在电流钳状态下,全细胞方式记录了53个小细胞背根节
神经元。在标准记录外液中其静息膜电位为64土 7.ZmV+50~
70mV> 以20pA,800ms超极化脉冲,测定其细胞膜输入阻抗为
982土409M Q。当细胞内注射持续电流维持膜电位为-60mV时,
sins、150pA去极化电流诱发的动作电位幅度为 101.46 t 4.93mV,
半高度点时程为1.94 t 0.25ms,超射值40.79t5.19mV,最大去极
化速度55.93 120lV/s,最大复极化速度65 f 7二gV/s,后电位-
15.3士2.36mV。
3、在小细胞背根节神经元中,应用无钙外液,无钾内液,记
录全细胞钠电流,在外液中加入 100nM TTX对钠电流进行分离,
记录到TIX-R钠电流。以钳位电压为-30mV时钠电流为基础,
分别加入 10nM、100nM、lpM、10pM缓激肽观察对 TTXK
钠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缓激肽对钠通道有增加作用且有剂量
2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依赖性,10pM缓激肽可使钠电流增大15%。观察缓激肽对TTX
敏感型钠通道的作用,没有明显的改变。
4、在电流钳方式下,以 900ms、100pA去极化电流作用于背
根节神经元,可诱发神经元产生重复放电。用单细胞给药装置以
muM、monM、…M、mpM缓激肽作用于记录细胞,可以看
到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有明显升高,且有剂量依赖性,10pM缓激肽
可使诱发放电频率增加 32%。
5、诱发神经元产生重复放电,加入 10pM前列腺素马,神经
元的放电频率没有变化。在 8例细胞中,我们首先加入 10PM缓
激肽,观察其对放电频率的影响,平均增加 30%,再加入 lpM前
列腺素 E。,三分钟后加入 lpM缓激肽发现,有 6例细胞,放电频
率增加,从原来的30%增加到42%。
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缓激肽对TTX.R钠电流有明显的增强作
用,并增加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由于TTX.
R钠通道与TTX.S钠通道相比具有更低的阈值,当TTX-R钠通道
电流增大时,使得神经元的敏感性升高,推测缓激肽就是通过这
一途径来调节背根节神经元的敏感性;同时,TTX-R钠通道的增
强,可以加速膜的去极化,减少动作电位的锋锋间隔,提高放电
频率。我们观察到前列腺素E。对背根节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钠通
道电流没有直接作用,但神经元在前列腺素E。存在时对缓激肽的
反应有明显的加强。前列腺素E。可抑制钙依赖性钾电流,而钙依
赖性钾电流参与负后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兴奋性关系密切,此
电流减小可提高细胞兴奋性。前列腺素民可能正是通过这一途径
来改变背根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3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