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医院医保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对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作为医院只有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各项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满足社会和病人对医疗服务内容、方式和质量提出的高要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并由此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杜绝医疗资源的浪费;其次是要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合理负担医疗费用的机制,建立覆盖各类所有制单位和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将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时间不长,并已确立医疗保险费用的最高支付限额,病人对医院选择的余地也有所增加,迫使医院必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然而,医疗费用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医疗质量。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如何确保医疗质量不下降,使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达到应有的成效,有必要对医疗质量的情况进行研究,因此,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医疗质量,是指某
石回军匡大攀硕士毕位论文
一疾病的诊断或治疗质量,包括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合理、
安全、有效;疗程的长短;有无医疗缺陷而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损害或负担。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赋予医疗质量以新的
内涵,即:医院医疗工作的效率高不高:病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其
核心就是强调质量和成本的统一,讲究质量的经济性;强调用较小的成本取
的较高的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的各项指
标以及住院费用等项目的统计分析,明确医保患者医疗质量以及住院费用的
情况,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和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本研究资料来自三所军队医院,根据收治情况选取了病人住院总数最多
的病种、医保病人最多的病种、内科、外科以及急诊的五种病作为研究对象
来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变化,包括:急性阑尾炎、结石性胆囊炎、脑卒中、肺
炎、和冠心病。因五种疾病的并发症而入院的患者不包括在本研究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1.对不同医保与非医保住院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描述。
2.对医保患者和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频数分布的
分析。
3.采用中位数,比较不同情况下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
4.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医院等情况对医保与非医保患者死亡情况进行分
析。
5.比较不同病种情况下医保与非医保的医疗服务质量各项指标。
6.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医保与否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以上所有资料均采用SASS.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全部运算
均在奔腾*微机上完成。
研究结果提示:
1.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中男女性别的均衡性较好
且沮
\。
/
第口军医大攀硕士学位论文
2.医保与非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布呈正偏态分布:6O岁以前的患者,
年龄越大住院费用越高,但60岁以后又有所减少;男性的平均住院费用均高
于女性;不同医院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较明显。
3.不同疾病的医保与非医保住院天数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差值仅有
0.slZ天;从 20岁到 70岁年龄段,住院天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4.不同年龄医保与非医保患者的死亡人数基本相同。
5.医保与非医保患者的质量评价指标
医保质量高于非医保的评价指标有: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
与确诊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并发症。
医保质量低于非医保的评价指标有: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放射与术后
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住院死亡率、抢救成功率、院内感染率、尸检率。
6.不论是医保或非医保患者,影响住院费用最大的三个因素均为住院天
数、特护、一级护理;入院方式、抢救次数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不人。
总之,通过五种疾病医保与非医保实际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医疗保险的
引入,使得某些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同时另一些医疗服务质量略有下
降。
|
|
|
|
1 |
王丽平;;王保真:医保资金支付应完善问责制[J];中国卫生产业;2009年05期 |
2 |
易学明;适应医保改革必须实现医疗质量观念上的转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4期 |
3 |
郝靖;闫晨;吴婧;;三甲医院医保工作难点与对策[J];新疆医学;2006年03期 |
4 |
钱冬容,裴波,曹立红;军队医院纳入地方医疗保险定点后的效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1998年07期 |
5 |
丁纯;;医保制度:环球同此凉热[J];世界知识;2007年03期 |
6 |
孙荣国;黄勇;曾智;;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医院,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
7 |
杨艳;;完善医保服务措施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04期 |
8 |
杨振华,刘训峰,居文俊;适应“医保”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医疗保险服务的新机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3年02期 |
9 |
Masoudi F.A;Foody J.M;Havranek E.P;罗亮;;1992—2001年间美国4个州的急性心肌梗死变化趋势:临床特点、医疗质量及预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6期 |
10 |
;医改要坚持一手抓内涵 一手抓市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0年02期 |
11 |
伊葆;;南充市中心医院采取措施配合医保方便病员[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
12 |
段蕴铀,杨千湖,钱阳明,王宏,翁盛鑫;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年03期 |
13 |
雷晓明;医保对医院生存的挑战与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06期 |
14 |
周婷玉;;我国成立医院医保管理专业委员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3期 |
15 |
张一健,李旭文,潘晓雷,杨眉,简卓为,许坚;基本医疗保险在我院的实施[J];医学信息;2002年12期 |
16 |
陈玉丽;万凤影;;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思路[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0期 |
17 |
汪美玉;;浅议高校校内医院的改革发展[J];当代经济;2011年11期 |
18 |
方向东;;医保定点医院门诊工作探讨[J];南京部队医药;2001年06期 |
19 |
马利,刘军,苏建华,王荣;医保制度实施对三级医院的影响[J];农垦医学;2003年03期 |
20 |
;严格履行医保协议 争创诚信品牌——天津北辰北门医院整改有实招[J];天津社会保险;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