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趋化性细胞因子CCL5/RANTES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
【摘要】: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是趋化性细胞因子CC亚族成员,主要由CD8~+T淋巴细胞分泌。由于能够诱导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RANTE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趋化性细胞因子。随着对CD8~+T淋巴细胞抗病毒作用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RANTES一些新的生物学特性。最近的研究表明,当CD8~+T淋巴细胞受肿瘤靶细胞激活时,定向释放RANTES于靶细胞表面,但对这一过程的生理意义却不甚明了。
为探索RANTES在炎症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观察RANTES对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凋亡细胞表面的RANTES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为进一步观察RANTES聚集特性对这一效应的影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RANTES改装成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利用基因突变技术替换RANTES一级结构中的单个或多个氨基酸,我们构建并在CHO细胞表面表达了RANTES的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聚体、二聚体和四聚体等系列衍生物。结果显示,RAN下ES的促吞噬
效应依赖于其自身聚集程度,四聚体是最低有效分子。通过应用抑制剂和
阻滞性抗体,还观察了吞噬过程中相应受体的作用。结果表明,RANTES
的促吞噬作用由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一1介导。此外,比较了其它相
关p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IQ(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一la,MIP一1。),Mlp一l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onoeyte ehemotactie protein,MCp一1)对吞噬过程无明显影响。
上述研究表明,RAN下ES的生物学意义远远超越了典型的趋化性细
胞因子。通过调节吞噬凋亡细胞,RAN丁ES可能对促进肿瘤细胞的清除,
及在不同环境下调控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
|
|
1 |
李光涛,隋玮,刘炳岩,袁建刚;神经元GPI锚定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2001年05期 |
2 |
张灿;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和淋巴细胞的迁移[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5期 |
3 |
于海燕;刘迎东;;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4 |
MichaelEisenbach,张军,赵金然,黄宇烽,吕年青;人类精子的趋化性:接触前的精-卵通讯[J];中华男科学;2000年02期 |
5 |
韩卫宁,曹云新,李琦,金伯泉;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Tc1和Tc2亚群的差异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5年01期 |
6 |
连云鹏,刘兴荔;毛细管束法分离土壤稀有放线菌[J];微生物学通报;1987年01期 |
7 |
林丽明,朱延彬,谭石慈,陈而新,明红梅;利用原生动物的趋化性进行水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8 |
郑肇葆;;仿真学中觅食原理在图像分割中应用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8期 |
9 |
周春雷;魏友华;刘靖;郑彦文;张俊克;王丹;吴丹;苏军;张焕相;;干细胞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年01期 |
10 |
张建华;杨茵;;一类带有反应项的趋化性方程组解的存在唯一性(英文)[J];数学杂志;2010年04期 |
11 |
黎勇;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J];应用数学学报;2004年01期 |
12 |
盛连喜;李明堂;徐镜波;;硝基苯类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
13 |
曾斌;;一个趋化性模型的定态解[J];应用数学;1990年01期 |
14 |
杨万风;陈磊;刘红霞;胡白石;刘凤权;;水稻条斑病菌gacA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析[J];微生物学报;2007年02期 |
15 |
孔祥红;刘迎东;;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与正则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5期 |
16 |
郭昌洪;房少梅;王霞;;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的有限差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7 |
刘敏;趋化性细胞因子与结核免疫[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6期 |
18 |
柴淑芳;孙丽丽;杨海英;朱宝长;;哺乳动物精子的领航机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
19 |
郭新强;李荣;林栋青;朱彬;李顺鹏;蒋建东;;三唑磷降解菌株G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8期 |
20 |
刘大川;王菊英;乔鲁芹;刘志荣;卢希平;;紫薇新害虫——紫薇梨象的生物学特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