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垂体前叶神经纤维直接支配的新证据
【摘要】:经典的“门脉递质学说”认为哺乳动物垂体前叶激素调控是通过体液途径实现的。近年来,鞠躬教授提出了“哺乳动物垂体前叶神经—体液双重调节假说”,这是对“门脉递质学说”的重要修正,该假说的提出有丰富的实验依据,其中犬垂体前叶肽能神经纤维与腺细胞突触的发现,为该假说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形态学基础。大鼠和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条件,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SP)免疫反应(IR)神经纤维与腺细胞的突触联系、甘丙肽(GAL)-IR神经纤维对大鼠肾上腺摘除的反应以及synaptophysin(SYN)在猴垂体前叶的免疫反应性,试图为不同种属哺乳动物间垂体前叶神经直接支配提供更多的形态学依据。结果:1.观察到SP-IR神经纤维与大鼠垂体前叶各种腺细胞均发生突触联系,证实神经纤维对腺细胞有直接调节作用。2.SP-IR神经纤维与腺细胞的突触联系多发生在催乳素(PRL)细胞上,推测可能参与PRL细胞的快速应激反应。3.大鼠垂体前叶GAL-IR神经纤维对外周内分泌改变的积极反应,为垂体前叶腺细胞的直接神经支配提供了又一形态学依据。4.猴垂体前叶SYN的免疫反应观察,证实了猴垂体前叶神经末梢中突触小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