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爆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早期药物干预作用的初步研究
【摘要】:
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以及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战略战术的转变,战场上爆炸冲击伤的数量明显增加。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受损,轻者影响战斗力,重者导致截瘫甚至死亡,特别是脊髓截瘫患者伤后护理困难、费用高昂、极易罹患各类并发症,因此脊柱、脊髓战伤已经成为各国相关部门研究的热点。
以往,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脊柱、脊髓火器伤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枪弹贯通伤,但是随着各国单兵保护装备的不断更新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增加,单纯的枪弹贯通伤数量明显减少,而爆炸冲击伤明显增加。至今为止,国内尚没有脊柱脊髓爆震性损伤动物模型的相关报道,使脊髓爆震伤的损伤机制研究及战场救治工作的开展相对缓慢。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的脊髓爆震伤动物模型,最大限度的模拟野战条件下冲击波的致伤作用,对脊柱脊髓爆震性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爆震伤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干预作用,以期为临床针对性治疗脊髓爆震伤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的第一部分是建立可控性脊髓爆震伤动物模型,选择黑索金军用炸药作为爆源,应用纸制外壳,排除弹片干扰造成的实验可重复性降低,对实验动物加以保护后,背部平肩胛下角平面的胸腰段脊柱暴露于爆源正下方,电击引爆。通过测量不同爆距的爆炸参数以及实验动物致伤情况,选择适当的爆炸距离。实验中测量了1、2、4、8 cm最终选择4 cm爆距作为脊髓爆震伤动物模型的标准爆距。
近距离(4 cm)爆炸致伤后实验动物立即死亡,病理解剖可见伤口大片软组织撕脱,深部椎板断裂,肺脏淤血,胸部大血管破裂,4 cm爆距伤后实验动物未见死亡,病理学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6 h为急性脊髓损伤表现,脊髓水肿明显,神经元肿胀,24 h后神经元出现不可逆性表现,细胞红染,尼氏小体消失,细胞核缩小,髓鞘板层结构松散甚至崩解,伤后3 d出现脊髓明显坏死区。同时实验动物双侧后肢运动消失。
实验第二部分初步研究了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爆震伤后脊髓组织和血清中Ca2+、MDA及SOD含量的影响。于伤后8 h内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30 mg/kg)维持30 min。分别于不同的时点取材,检测血清中的SOD、MDA及受伤段脊髓组织中的Ca2+、SOD和MDA,结果证实:
1.致伤后损伤组损伤段脊髓组织内MDA和Ca2+浓度在6 h内较对照组迅速增加,SOD浓度下降。6 h后增加不明显。
2.致伤后损伤组血清内MDA浓度在6 h内较对照组迅速增加,SOD浓度下降,在随后的24 h内MDA浓度升高不明显,SOD浓度继续缓慢下降。
3. MP能明显降低血清和脊髓组织中MDA、Ca2+含量,提高SOD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继发性脊髓损伤发展。
|
|
|
|
1 |
李政年,柯文棋,乐秀鸿,周宏元,黄建松,徐建华,李振杰,吉庚耀;模拟舰艇冲击运动对兔损伤的实验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2 |
Owen-Smith,李晨;爆炸性冲击伤[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3年03期 |
3 |
狄凤桐,赵春玲,狄宁;爆炸事故致冲击伤二例[J];中华创伤杂志;1998年03期 |
4 |
周荣斌,李爱民!100700北京;炸药爆炸冲击伤1例[J];人民军医;1998年01期 |
5 |
杨志焕,黄建钊,严家川,冯刚,王正国,李晓炎,宁心,刘大维,张良;破片对冲击伤伤情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
6 |
孙立英,王正国;胸部冲击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7 |
尹友国,杨志焕,朱佩芳,冷华光,李晓炎,马孝华;犬冲击伤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年02期 |
8 |
肖振山,刘广力,李维全,赵广臣;腹部原发冲击伤致迟发性肠穿孔5例救治体会[J];吉林医学;1996年04期 |
9 |
阎淑枝,萧家思,侯岷;冲击伤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J];心功能杂志;1996年02期 |
10 |
高昭辉,贺翔鸽,蒋医民;兔眼冲击伤眼前节伤情变化及血—房水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初步研究[J];眼科研究;1997年01期 |
11 |
张立颖;911事件的伤情分析和急救[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11期 |
12 |
李诗
,徐殿国;我国利用生物激波管研究冲击伤居世界先进水平[J];瞭望;1995年33期 |
13 |
刘大维,金榕兵,朱佩芳,周继红,周元国,李晓炎;冲击伤伤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因子Ⅷ相关抗原的组织学检测[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
14 |
杨志焕
,王小珍;高原冲击伤的损伤特点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
15 |
朱佩芳,杨志焕,唐承功,周宝桐,王正国,冷华光,李晓炎;狗冲击伤后血气、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率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6 |
杨志焕,狄凤桐,王正国,李晓炎,宁心,刘大维;冲击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3期 |
17 |
李娜,彭秀军,胡运韬;舰船眼部冲击伤[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8 |
张均奎;王正国;冷华光;杨志焕;李晓炎;尹友国;马孝华;;冲击波负压致伤作用的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3年03期 |
19 |
白继,刘少章,李珊;视网膜冲击伤的实验性治疗研究[J];华北国防医药;1996年05期 |
20 |
蒋建新!400042重庆,王正国!400042重庆,IboljaCernak,苄修武,刘大维!400042重庆;冲击伤后大鼠海马及脑干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肺冲击伤伤情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