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钛烤瓷的基础研究
【摘要】:
金属烤瓷修复基底冠普遍使用的镍铬合金对人体有潜在毒性,抗腐蚀能力较低。金合金基底冠虽好,但价格高昂,难以普及。钛金属生物相容性优异,价格适中,钛烤瓷修复既美观又安全。虽然国际上已有几个品牌的钛瓷产品,但其结合强度尚不理想,且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本研究在课题组已成功开发钛粘结瓷和钛遮色瓷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套的低熔点低热膨胀系数的钛体瓷的研制,同时对钛瓷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加强钛瓷结合强度奠定基础,为我国钛瓷修复体的广泛应用创造条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以硅酸盐玻璃系为基料,通过添加碱金属氧化物使硅氧网络发生断裂,出现非桥氧,硅氧四面体失去原有的完整性和对称性,使玻璃熔点降低;通过调整SiO2的含量、混合碱效应以及Al2O3和B2O3的补网作用来对抗加入碱金属后玻璃力学性能的下降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升高,保证了玻璃获得足够的强度以及与自研钛遮色瓷相匹配的低热膨胀系数。通过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GGL钛体瓷为不含晶体的均质玻璃体,这与实验中选做参照的两种国外同类产品相似;自研钛粘结瓷和遮色瓷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分别为8.29×10-6/℃和8.9×10-6/℃,本实研制的GGL体瓷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8.1×10-6/℃,与上述的内部瓷层相匹配,冷却过程中引起的残余应力在可接受范围内;所获得的自研钛瓷粉三点弯曲钛瓷结合强度为36.42±1.05 MPa,与选做参照的Super porcelain TI-22相似。
2.通过观察在不同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中GGL钛体瓷的力学性能和烧结性能的变化,对其烧结工艺进行了优化,初步确定其烧结工艺为真空环境下760℃烧结3min。在此条件下GGL钛体瓷的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为85.24±1.82 MPa、1.03±0.04 MPa/m1/2和412.80±13.83 kgf/mm2,这些瓷粉基本性能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实验还观察了自研系列钛瓷粉与钛的结合强度在pH2.7、pH7.0/ F-100 ppm和pH2.7/ F-100 ppm的人工唾液中,37℃条件下浸泡1小时、1天、7天和30天的变化,初步观察了口腔应用氟制剂对钛瓷修复体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2.7/ F-100 ppm条件下,自研钛瓷粉与钛的结合强度在7天时有所降低(24.68±2.05 MPa),但同样条件下在1天之内钛瓷结合强度并未发生降低。口腔使用含氟制剂后24h唾液中的氟离子浓度基本降低至0,因此初步说明戴用钛瓷修复体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氟制剂牙膏。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自研系列钛瓷粉钛瓷结合强度以及探讨钛瓷结合机理,对自研钛粘结瓷中Sn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整,通过钛瓷结合强度测定、界面形貌观察以及界面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证明粘结瓷中SnO2含量的改变,可影响钛瓷结合强度以及钛瓷界面的元素分布,当粘结瓷中SnO2含量为15%时钛瓷结合强度最高,可达39.46±1.20 MPa,钛瓷界面出现高Sn含量的小球,认为Sn元素可能在钛瓷结合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5.为进一步观察Sn元素在钛瓷界面间的作用,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钛瓷界面间引入Sn2+离子。通过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引入钛表面的SnO凝胶膜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表明热处理高于500℃后,SnO凝胶膜化学组成不再发生变化,全部转化为SnO2;热处理温度为300℃时SnO凝胶中的已经形成,由四方相SnO和四方相SnO2组成,认为300℃是SnO凝胶膜最适热处理温度。钛瓷三点弯曲结合强度结果显示SnO凝胶热处理温度为300℃时,钛瓷结合强度最高(38.36±1.48 MPa),结合凝胶膜性质分析,其原因是SnO降低了钛表面过度氧化;同时根据对钛瓷界面的元素扫描结果的分析,推测Sn参与了钛瓷间的反应,并且对钛瓷结合强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
|
|
1 |
李朝均,黄淑英;锡的示波极谱法测定[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9年01期 |
2 |
邹晓莉,李敏,蒲永红;示波极谱法测定罐头食品中的锡[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
3 |
赵国琴,高永清,储成顶,俞敏,刘飞;苯芴酮光度法测定聚乳酸辅料中Sn残留量[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4 |
张丽娟,金伟,杜光宇;车间空气中锡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J];职业与健康;2004年04期 |
5 |
郑亚琴;;三氯蔗糖中锡的检测[J];职业与健康;2008年10期 |
6 |
张霞,刘文杰;锡的毒性及测定[J];卫生研究;2002年04期 |
7 |
张霞
,孟祥萍,齐力汇,汪东成,刘文杰;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PVC管材、管件中锡的方法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9期 |
8 |
李桃,詹晓黎;微量元素锡与健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年11期 |
9 |
李娜,揭勍,李勤,王若钉;块体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学报;2004年16期 |
10 |
何云亚;苯基荧光酮-溴代16烷基三甲胺-锡体系测定罐头食品中的锡[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09期 |
11 |
李昱波,纪玉良,张锐军;某烧结工艺改造后劳动卫生学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
12 |
李建;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锡[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6期 |
13 |
杨振宇,袁中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的锡[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年06期 |
14 |
殷忠;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时基体改进剂硝酸钙的作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年03期 |
15 |
赵朝霞,翁文剑,曲海波,程逵,杜丕一,沈鸽,韩高荣;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16 |
吴峻岭;张强;巢永烈;;溶胶-凝胶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6年02期 |
17 |
练翠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罐装果汁饮料中的锡[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4期 |
18 |
李国宝;史卫泽;陈新华;;不同快速冷却时间对两种钛瓷粉与钛结合强度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9 |
李红梅;闫国栋;李景超;;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聚乳酸中的锡[J];齐鲁药事;2009年05期 |
20 |
郭大勇,储成林,林萍华,董寅生;柠檬酸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