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斑块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6),高脂饮食组(x组,n=18)。高脂饮食组以2%胆固醇饲料喂养6周,6周后据兔子体重随机分为高脂组(继续维持高脂饮食)(B组,n=6)、阿托伐他汀组[维持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5mg/kg.d),qn(C组,n=6)]、联合治疗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5mg/kg.d,qn)+普罗布考(0.25g/kg.d,bid)(D组,n=6)],药物干预与高脂饮食同步进行。分别在实验第0、6、12周取血以酶法测定血脂;第12周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HE)和油红“O’染色,测定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主动脉及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清道夫受体BI(SR-BI)阳性细胞百分比,染色结果行定量分析。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8例,男95例,女63例,随机分为单纯阿托伐他汀组(n=82)和普罗布考联合他汀治疗组(n=76),入组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血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氧磷酶1(PON1),进行试验前后及组间比较,并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结果:
1.各组动物在试验开始(0周)时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6周时B、C、D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12周时各组血脂水平(TC、TG、 HDL、LDL)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最高,C、D组较6周时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之间血脂水平(TC、TG、LDL、HDL)存在显著差异(P0.05)。
2.高脂饮食组主动脉见典型脂质条纹,局部斑块形成,斑块周围及肝脏ABCA1和SR-BI少量表达。与单纯高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主动脉内膜增厚减轻,粥样斑块面积缩小(P0.05),联合治疗组较高脂组、他汀组均明显减轻(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均能增强斑块周围及肝脏中ABCA1和SR-BI表达,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
3.ACS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他汀治疗组,联合组和单纯组基线构成,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血压、血糖、血钾、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量Ox-LDL,结果采用t检验,OX-LDL在治疗后均有降低,联合组较单纯他汀组降低明显(P0.05)。PON1结果取自然对数后采用t检验,治疗后均有升高,联合组较单纯他汀组升高明显治(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和肌酶(CK)在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
4.治疗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动物实验中,治疗组可以更好降低TC、LDL、TG,减少粥样斑块面积,减轻斑块局部炎性反应,ABCA1和SR-BI表达显著,证明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增强抗炎抗氧化作用,加强胆固醇逆转运(RCT),有利于逆转粥样斑块。
2.ACS患者中,联合组较他汀组能够更明显的降低Ox-LDL,升高PON1,表明普罗布考能够更有效的发挥降脂、抗炎、抗氧化,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增加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证明联合用药安全。